第二天還是沒人大什麼事,大家都是審核自己的議題,要麼就是搞串聯,到處結交人脈。
會議最重頭的戲份還是在選省長和政府部門的主官,不過這些是既定的人選。
後邊鶴洲分會省長專門過來和鶴洲代表團開會,聽取代表的意見,另外就是想知道鶴洲發展的經濟思路。
也就是來聽陳平波的發展思路,實際上不光是省長想聽,其他的代表也想知道,代表們都很期待陳平波當經濟小組組長,怎麼領導鶴洲經濟建設。
不過陳平波現在都沒有一個很好的思路,自己也在摸索當中。
陳平波隻能把當初的話,又給說出來敷衍了事。
不過其他人都以為陳平波是成竹在胸,認為陳平波已經有自己的規劃在,隻是不想說出來,生意要有保密性。
不過市委書記梁河就很喜歡陳平波這樣,陳平波不願意多說,自己把話題帶到市委書記梁河身上。
他隻是一個副手,這樣的場合上搶風頭,沒有任何意義,除了給自己樹敵,沒有任何作用。
閉幕順利舉行,然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省長和省委書記都見了,都知道陳平波現在的大致情況,也就沒有會後找他。
鶴洲經濟發展上,陳平波想了很多,但是也出現一個和東陵縣一樣的問題,那就是工業基礎太弱。
另一個就是鶴洲的財政也很少,想上大項目也不容易。
加上現在很多人都想看陳平波快速出成果,要是這個項目周期太長的也容易出現各種聲音。
這樣的情況導致陳平波對於可供選擇的行業非常少,甚至說基本上沒幾個給他選擇的。
都是一些喊無門檻的生意,屬於你做出來就等著被彆人抄,然後馬上陷入價格戰的境地。
所以這些天陳平波真的很苦惱,因為他想不出什麼生意了,才先把傳媒的事先做出來。
這就是當初陳平波為什麼想選擇富裕的地方開始,因為現在整個全國都是基礎差,到了富裕地方基礎會好很多。
他的選擇範圍就會很廣,不過現在都到了這樣的境地,隻能自己硬上了。
陳平波回到鶴洲就就回市委了,今年他不打算回東陵縣了,還剩一個月左右,現在的縣委班子自己辦點事。
關於高速的事情他自己當一個裁判就行了,他需要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向,偏向市委領導小組和鄉鎮合並這邊。
其他的都可以交給其他人去忙碌,他把控大方向就行。
一回到辦公室這邊,經濟建設領導小組的活就被周雲給拿進來了。
“書記,您吩咐的事,現在市政府那邊都已經辦好了。
關於對全國市場的調研還沒出來,不過人也陸續都回來了,過幾天應該就會有結果了。
書記前些天問雜誌的事,原來單位就有雜誌的刊號,現在隻要改名就行。”
國企就是如此,除了沒銷量、內容爛、人浮於事等等外,其他都是優點,什麼資質啊、程序啊等等都現有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