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大殿,兩百多各地世家門閥子弟齊聚。
與武會時候人數繁多不同,這次的門閥子弟數量變少。
更有許多之前參與武會的門閥子弟沒有前來。
他們知道以自己的文采即使登殿,最後也會铩羽而歸。
萬一被皇帝點名回答吟詩作賦,無法應題的他們被治個罪,那可是天大的黴運。
大殿上,兩百多號人肅穆而立,沒有人膽敢發出任何聲音。
來自大殿的威壓,使得世家門閥子弟各個謹小慎微。
“陛下駕到!!”
伴隨張讓一聲尖細的喊聲,皇帝劉宏登上高台。
“參見陛下!!”
兩百多個世家子弟們的整齊呼聲響徹大堂。
在恢弘的建築內形成回聲震蕩,更顯皇室莊嚴肅穆。
端坐於龍椅上的劉宏挺直胸膛。
環視一圈沒有找到袁彬的身影,讓他心生焦躁。
終於在人群最末端看到袁彬,他才放下心來。
“俊甫為何站的那般靠後?”
劉宏指著最前排的地方說道:“前來首位。”
占據首位的袁紹臉色一變。
但他卻不敢有絲毫違背皇命的舉動。
唰!
大殿上所有人回頭,整齊望向袁彬。
大步走上前,他來到上首位置。
沒有開口也沒有給袁紹任何機會,直接站到對方身前。
把袁紹擋個結實。
袁紹橫移一步,表情更陰幾分。
皇帝劉宏看在眼中,喜在心底。
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今日朕召開文會。”
劉宏的聲音在大殿上響起。
經過正殿的加持變得極其恢弘。
“諸位要竭儘全力展現自己的文采,最終由鄭玄以及宋忠兩位本朝鴻儒判定誰更勝一籌。”
大殿上的世家門閥子弟們各有不同表情。
袁彬和鄭玄的關係,已在洛陽中多日的他們有所聽聞。
那可是司徒夫人那麵的人脈。
想必隻要袁彬拿出尚可的作品,便會被鄭玄認可。
不過,鴻儒宋忠的加入,讓其他人略微安心。
至少袁彬人脈沒有充裕到那般程度。
沒聽說過來自荊州的鴻儒與袁彬有什麼瓜葛。
更沒有什麼來往。
這使得一些有心準備詩詞以及歌賦,且略有文采者信心增長。
站在袁彬身旁的袁紹回頭,給了人群中許攸一個眼神。
“陛下!”
許攸站出,恭敬行禮後朗聲道:
“今日既然是陛下組織的文會,必然要有傳世佳句產生。”
“才可讓後世子孫得知你的尚文之名。”
“並且立碑刻文,才能更為充分傳播您組織的這次文會盛名。”
話語聲剛起,便引得大殿上所有人的不同感受。
有人覺得許攸諂媚,毫無文人風骨。
有人暗拍腦門,怎麼自己就沒有抓住這樣恭維皇帝的機會?
高台上,坐於龍椅的劉宏目光一亮。
“此言極是。”
“還有何建議?”
許攸連忙回道:“詩詞歌賦形體過於尋常。”
“容易被後世攀比。”
他的話語引起大殿中所有人密切關注。
一些之前在宮門處聽聞許攸建議的人,聯想到對聯之事。
早已暗中準備的這些人大為興奮。
他們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