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賈詡和郭嘉兩人注視下,袁彬緩緩說道:
“現如今陛下身體抱恙。”
“兩個皇子無論是誰,年紀全部尚低,且不堪大用。”
“經由黃巾戰亂後,各地掌控軍力之人四起。”
“再加持廢史立牧,使得各項權利集中。”
“洛陽生亂必引得各地大起私心。”
“到時候諸多州牧郡守互相不服,朝廷又無力統轄。”
“互相征戰傾軋,已成定局。”
郭嘉渾身大顫,搓著手的他急切道:“既然俊甫已知此情,難道就不能想辦法阻止嗎?”
賈詡卻搖頭,“估計不是家主不想阻止,而是天下他人之心有意推波助瀾。”
“這般情況家主能看的清,難道朝堂中那些王公貴族以及文武百官,就沒人看的清嗎?”
“對於朝堂上的鬥爭,那些輕車熟路的高官,更有自己獨特的理解。”
“而劉焉,隻不過把一切擺在明麵上,給自己找尋退路。”
袁彬點頭:“是啊。”
“天下智者何其多也。”
“如此情況文武百官怎可能沒有人察覺?”
“向來也都是想從中爭取更多利益。”
“絕大多數,危機對於普通人來說才是危機。”
“對於掌控權力的人來說,卻是危中有機。”
“那是他們上升的途徑。”
“更是名入青史的機會。”
年輕的郭嘉連連搖頭。
他很難接受這樣的情況。
從小苦讀的他,心緒還是報效大漢。
袁彬和賈詡訴說而出的朝堂私心,甚至完全不顧大漢社稷的私心,讓他無比心寒。
他第一次產生原來那些王公貴族文武官員並非全部心向大漢。
而是一切向著利益觀瞧,甚至賣力衝鋒。
年輕的郭嘉認知受到極大衝擊。
仿佛一瞬間,他得到比從前許久還要更高的成長。
整個人的氣質甚至發生變化。
原本放蕩不羈的表情,從他臉上逐漸退去。
再也不是那副玩世不恭的模樣。
反而變得有些刻板。
刹那間,少年不在,已成青年。
袁彬把郭嘉的變化全部看在眼中。
收斂情緒後他繼續說道:
“既然那些人想亂,想要在亂中取得更高利益。”
“那我們便順應無法逆轉的大勢。”
“順勢而為,把大漢扭轉,變成另外一番模樣。”
“建立一個前所未有,世人根本沒有見過的新的大漢。”
“帶著漢民族順著台階逆行而上,衝上一個新的高度。”
“我大漢,不應隻停留在中原。”
“要向著更為廣闊的四周開拓!”
恢弘的聲音在大堂中響徹開來,賈詡和郭嘉兩人對視一眼。
彼此表情中的震撼,在兩人的目光中映照。
不等兩人說話,袁彬洪亮的話語聲再次出現。
“我袁俊甫此生絕意……”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賈詡郭嘉兩人當場僵立。
四句簡潔但卻充滿理想的話語,如同陣陣驚雷一般,直擊兩人心底。
聯合上下文構建起來的恢弘氣息,在兩人心間翻江倒海,經久不息。
兩人感覺自己好似身處雷暴中,被轟了一輪又一輪。
無論年長的賈詡還是青年的郭嘉,誰不曾有過崇高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