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拜見蔡師!”
甄儼立刻上前一步,恭敬執弟子禮。
蔡邕看在眼中,感慨在心底。
“唉!”
“想鄙人從前還與上蔡令一同飲酒。”
“可是他卻英年早逝,讓人唏噓啊!”
“不過……”蔡邕話鋒一轉,“今日能見你沒有沒落家風,我心甚慰。”
“估計上蔡令在天之靈,也可以得以慰藉。”
“放心,你的妹妹既然進了袁府,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
“絕不會說兩家話。”
“我等共同維護俊甫內院,給他創造一個穩定環境。”
甄儼用力點頭:“蔡師所言甚是。”
“我和妹妹都不是爭權奪利之人。”
“蔡師可放心,我等必然竭儘全力輔佐家主。”
“使得袁府變得更好。”
沒有任何遮掩的他,把自己的忠心和態度展現到淋漓儘致。
蔡邕看向站在女兒身旁的甄薑,對方朝他行禮致意。
這讓蔡邕感受到袁彬的地位提升速度簡直過大。
連中間甄家這樣世族都已經投效門下,袁彬的未來絕對會變得更加順暢。
也會更讓他無法想象。
蔡昭姬繼續介紹:
“這是北海孫乾。”
“這位是並州高順。”
在她的引薦下,一個又一個袁府統領上前拜見。
蔡邕越看越動容。
“沒想到幾月不見,袁府已經壯大到如此程度。”
“真是讓人無比感歎啊!”
蔡昭姬極為自豪,“都是夫君運氣好。”
“不不不!”蔡邕一邊望向浩蕩的隊伍,一邊搖頭說道:
“這可不止運氣,能力才是最為重要的。”
“賢婿的能力簡直讓人無比讚歎!”
“蔡叔父!”一道少年聲音打斷蔡邕的感歎。
他回頭看去,發現尚武的少年跟隨周瑜走上前。
“請問我能與隊伍中的統領比試一番嗎?”
少年直抒胸臆。
兩眼盯在高順和馬騰身上便挪不開。
蔡邕笑道:“伯符你還真是心急。”
“不過,現在卻不要過於焦急。”
“等返回府中多有機會。”
“哦,對了!”他向袁府幾個統領介紹:
“此乃孫策孫伯符,乃是11孫文台的兒子。”
“這位是他的好友周瑜周公瑾,是廬江本地最大氏族周氏嫡子。”
他的話語讓袁府統領們瞬間捕捉到其中關鍵。
周瑜年紀雖小,估摸隻有十歲出頭。
但對方的身份和來曆,卻可以給袁府帶來巨大幫助。
最為緊要的是,少年公開出現在迎接隊伍的行列中,便已經表明周氏全族態度。
但凡對他們這個外來的袁氏有所抵觸,現在周瑜便根本不可能出現。
“另外,這位是我等抵達廬江之時,前來投效的護院統領,名為典韋。”
蔡邕拽過一旁的壯漢,出聲介紹:
“如果沒有此人以及周氏幫襯,我等怕是根本無法在廬江落腳。”
身為主母的蔡昭姬連忙行禮說道:“感謝英雄照拂袁府。”
“待夫君返回之時,必然不會怠慢英雄!”
“夫人言重!”典韋連忙恭敬回禮。
身為草莽的他,卻被後將軍夫人如此禮遇,讓他頓感激動。
“某前來投靠袁府,所作所為都是應該的。”
“以後某願意追隨後將軍,忠心行事!”
他表明自己態度。
不僅因為將軍夫人對自己禮遇,更是看到那兩個袁府統領身上的武器鎧甲和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