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疇知道尚書與秦縣子關係不一般,忙打圓場道:“不若就按一千四百畝如何?”
王靖還是有些猶豫,怕過後擔責,一時有些舉棋不定。
秦浩見狀道:“王大人,就把那沒人要的田劃給我,這樣也就沒人會在意多了幾百畝還是少了幾百畝。
我並非是貪圖土地之利,而是真心想在那差田上做些嘗試,若能有所成果,對我大唐農事也是一件好事。
我會立下字據,說明此次置換是我自願請求,且日後若有任何問題,皆由我一人承擔,絕不讓二位大人為難。王大人,你看這樣可行?”
王靖聽秦浩這麼說,心中微微一動,他也明白秦浩與尚書的關係,若此事能妥善解決,倒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沉思片刻後說道:“秦縣子,既然你如此誠懇,又願立下字據,那我便與崔大人商議一下,看取哪塊田地。
不過,這一千四百畝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後續的開墾與整治所需的人力、物力也是難以估量,秦縣子可切莫致其荒蕪啊。”
秦浩連忙點頭道:“那是自然,一切全憑二位大人安排。我隻希望能儘快拿到那片差田,好著手我的計劃。
二位大人也請放心,我定會儘心儘力,不讓這片土地荒廢,爭取為我大唐的農業發展做出一點貢獻,
另外食邑最好離土地彆太遠。”心中卻又不屑,不分給我那不也是荒著嗎?
王靖聽到最後一句話,倒是動了些心思,二人嘀嘀咕咕了一會,在圖紙上找來找去,終於定下了位置。
秦浩還不知晚些會麵對什麼樣的局麵,還在沾沾自喜中。
眾人坐著馬車行了許久來到長安三十裡外的一片田地,隻見地中皆是雜草碎石,遠遠望去像是一片荒蕪的曠野,毫無生機可言。
風一吹過,雜草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被遺忘的歲月。遠處一座山下升起嫋嫋炊煙,顯示有座村莊。
秦浩下了馬車,望著眼前的景象,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慮,但很快又被即將擁有這片土地的喜悅所掩蓋。
抬腳向前走去,腳下的土地坑窪不平,時不時還會被石頭絆一下。
“這地可真夠荒的,幾裡外不是有水嗎?為什麼不引過來呢?”
秦浩嘟囔著,卻還是忍不住開始規劃起來,“不過沒關係,等我整治一番,定能讓它大變樣。”
王靖和崔疇站在一旁,看著秦浩那充滿乾勁的樣子,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糾結。
他們心裡清楚,這片差田可沒那麼簡單,之前也有不少人打過它的主意,可最終都不了了之。
秦浩在田地裡轉了轉,腦海中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
轉身走向二人,興致勃勃地說道:“二位大人,我看這地雖然現在荒著,但土壤還算肥沃,
隻要清理掉雜草和碎石,再引些水源過來,種上合適的莊稼,肯定能有不錯的收成。”
王靖皮笑肉不笑地應道:“秦公子有此雄心壯誌,甚好甚好。那這後續的整治就全靠秦公子了,我們可就等著看你的成果了。”
說完用手指向遠處山角下的村莊道:“那處村子約有百多戶人家,就按縣子的就近要求分於縣子作為食邑吧。”
秦浩用手遮住額頭望過去,看不太清楚,想著靠山的村子,應該差不了哪去,
心裡也挺滿意,便連帶要求那一片山也劃歸給自己,二人想了想也同意了,秦浩大喜,連忙道謝。
喊來了裡正和村正,落實完一番契約手續後,二人又恭維一番帶隊離去了。
留下張龍去弄個拴馬樁,秦浩喊著王朝馬漢秦忠,讓村正領著意氣風發地巡視著領地。
秦忠卻一臉苦相,慨歎公子這是被坑慘了呀,這荒地離水源那麼遠,用啥引水啊,
但是又不敢勸,少爺明明看了眼滻河的,說明少爺知曉了此事的,唉聲歎氣的跟著。
村正領子眾人來到村莊前,見到聚集在此的村民,秦浩有點發怔,這是村民還是難民,怎麼一個個破衣爛衫的,
還有不少光著屁股的娃娃,那小女娃都不小了,怎麼也不給穿個褲子呀?
村正見秦浩麵色不好,忙賠笑道:“老爺,咱們這村子不靠水,土地比較貧瘠,山上時有野豬下來禍害莊稼,收成一直不太好,
今歲又遇大旱,村民都勉強挺了過來,幸得老爺來了,我們有了盼頭了。”
秦浩狐疑道:“叫我少爺吧,都把我喊老了,我且問你,今歲旱是旱了些,可那不是有滻河嗎?為何不去引水過來呢?”
村正一愣,扭頭向滻河的方向望了一眼,心道:要是能引過來還說什麼了,
那麼遠,河水地勢又那般低,怎麼引?用人抬水,那就算累死也救不了地啊,一時不知如何回話。
秦忠弱弱道:“少爺,滻河地勢較低,無法引到高處的,況離田地又如此之遠,村正說的是實情的。”
秦浩還是不解道:“地勢如果高那還用引嗎,那不就自己流過來了?我覺得這也不算遠啊,這也沒有幾裡地啊。”
旁邊的馬漢吐了吐舌頭,不敢插話,看看,看看,這又不說人話了,和趙虎說的少爺放的豪言壯語有得一拚。
秦忠無奈回道:“少爺要是有辦法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秦浩也不理幾人了,走到村民麵前,看著一對夫婦中間站著的一個小女娃,看著有五六歲的樣子,
“女娃都這般大了,為何不給穿條長褲,這般下去,孩子不羞......孩子怕是要著涼的。”
喜歡貞觀逆旅:歸鄉之途請大家收藏:()貞觀逆旅:歸鄉之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