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容易,你準備束修,去桃源學堂找我師妹拜個師,給你安排在大班便可以了。”
李淳風一愣,竟然是個女子,一時有些猶豫。
秦浩笑道:“不能與你們耽擱時辰了,去不去隨你,現在隻此一位先生能教你,我的本事傳女不傳男,哈哈哈。”
看著隊伍遠去,李淳風小聲道:“師兄,女子便女子吧,那學識對測量天體的位置及曆法的製定能更加精確,希望師父九泉之下不會怪我。”
太極宮兩儀殿,李世民看了眼殿中的漏刻,開口問道:“這個時辰駙馬應是出城了吧?”
高福連忙回道:“出城已有半個時辰了,聽說軍容十分威武,個個還戴有麵罩,還嚇哭了城中的一些小童呢。”
李世民歎道:“朕如今有點後悔了,長樂回宮定會責怪於朕的。”
高福笑道:“駙馬不是常掛在嘴上,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嘛。”
李世民啞然失笑:“你懂個屁的情啊愛的。”
高福瞬間尬住,我咋不懂,我隻是他娘的不能做,真論技術我還真不比你差呢,宮中咱也有幾個小娘子的好不好。
門外小太監輕聲呼喚,高福扭頭看了一眼,快步來到殿門處,“乾爹,長孫大人來了。”
高福探頭向殿外看了一眼,點了點頭,轉身回了殿中。
“有什麼事嗎?”
“回陛下,長孫大人求見。”
“哦?輔機來了,傳吧。”
不多時,長孫無忌進入殿中,剛一落座,李世民便開口問道:“輔機啊,衝兒與高陽感情如何?”
長孫無忌笑道:“陛下,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二人如今相處倒是融洽。
衝兒性子沉穩,對高陽公主關懷備至;
高陽如今也懂得體貼丈夫,小兩口的日子過得和和美美,
還時不時去寺中燒香,祈求早日懷上子嗣呢,陛下儘可放心。”
李世民微微頷首,臉上露出欣慰之色:“如此甚好,皇家兒女的婚事,朕一直都掛在心上,希望二人能給眾多皇子公主作個表率。”
長孫無忌頓了頓,表情變得有些凝重:“陛下,臣此番前來,是有一事相商。
越王開辦文學館,廣納賢才,這本是好事,
可臣聽聞館中人員複雜,其中還有太子典膳丞李延壽,
臣擔心這會引發朝中勢力的微妙變化,陛下對此卻似乎不聞不問,臣實在有些擔憂。”
李世民神色平靜,端起茶盞輕抿一口:“輔機,你所言之事,朕豈能不知。
蘇勖還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呢,學識淵博且才華橫溢,
青雀編撰《括地誌》,正需要這樣的人才相助,朕聽聞青雀將其升為越王府司馬,足以說明青雀是識人善用的。”
長孫無忌眉頭微皺:“陛下,臣明白蘇勖的才華,可這樣一來,讓太子如何自處,
東宮的屬官跑到了越王的府邸,稍有不慎,兄弟間恐生嫌隙啊。”
李世民目光望向殿外,眉頭輕皺,緩緩說道:“輔機,朕又何嘗不知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高明與青雀,皆是朕的愛子,朕又怎會希望他們兄弟鬩牆。
朕同意開辦文學館,看似是越王的一己之舉,實則是我大唐文化興盛的契機。
朕若強行乾涉,不僅會打壓青雀的積極性,也會讓天下人覺得朕心胸狹隘,容不得其他皇子有所作為。”
收回目光,看向長孫無忌道:“至於高明,他身為儲君,應當有容人之量,更要有駕馭各方勢力的能力。
東宮屬官的流動,看似是危機,實則也是磨礪太子的機會。
朕覺得隻要引導得當,能促使他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長孫無忌心中暗罵了一句,可拉幾倒吧,你喜歡看熱鬨是吧?真打起來可彆後悔。
嘴上還是恭敬道:“陛下所想非是臣所能及,隻是臣還憂慮,若是有人借此結黨營私,傳播不利於朝堂的言論,後果不堪設想。
臣建議,不妨派一位可靠之人,暗中監察館內動向,既能保障《括地誌》的順利編撰,也能確保朝中局勢穩定。”
李世民思索片刻,點了點頭,“輔機所言倒也有些道理,那需找一個與兩方都無關係之人方能公正,而且還得是個飽學之士。”
長孫無忌剛想推薦,一聽飽學之士,立馬住了口,唉,失算了。
“便讓延族去吧,他也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而且正在主導編寫武德實錄,正可為青雀提些建議,兩方都不算熟,朕會交待好,輔機可放心了?”
長孫無忌想了想許敬宗其人,確實有過人的文學才華,文思敏捷,就是有些善於逢迎,看來得和太子交待一下為好。
起身行禮道:“臣無異議,那臣便告退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長孫無忌轉身緩緩向殿外退去。
李世民忽然問道:“輔機,你方才說高陽常去寺廟燒香?”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確是如此,長樂也與高陽一同去過,稚奴也陪著的,陛下不知?”
李世民心頭一震,想起了被燒成灰的那首詩來,疑雲頓生,衝著長孫無忌緩緩點了點頭,“朕知道了。”
看著長孫無忌的背影,李世民口中喃喃:“畏恐金鑾聞怒訊,愁心暗鎖步難開。
唉,原來是朕想差了,高福,擺駕立政殿,將稚奴也叫過來。”
喜歡貞觀逆旅:歸鄉之途請大家收藏:()貞觀逆旅:歸鄉之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