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頒布三日後,長安百姓無不交口稱讚李世民的英明決策,
這場戰爭的勝利讓百姓底氣十足,麵對胡商砍價之時聲音都大了許多。
“天可汗”之稱傳遍了草原,李世民的威望一時無兩,大唐的威名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各大世家都乖乖的將貪占的份額如實送到了桃源莊,並送上了賀帖,祝賀秦浩榮升安北郡公。
秦浩以和為貴,剛柔並濟的與幾家重新議定了合作的事宜,並隆重向各位介紹了桃源莊最新的負責人秦忠。
莊上的人漸漸感覺出了不對勁,尤其是那些管事的老人,一番討論之後派王闖去打聽消息,馬周沒有猶豫如實相告。
這下王闖可有點興奮,老子無兒無女的,這莊子都是駙馬創立的基業,我來了就是個幫襯,
這要是去到外麵,可就是我給駙馬打江山了。
內心激動無比,主動去與自己看好的工匠們溝通交流,
不多時趙安也從馬周這裡得到了答案,心中也是有了盤算,決定讓兩個有殘疾的老兄弟守家。
房遺玉得知消息時隻覺五雷轟頂,不敢置信,隻覺得先前一切的努力都付諸東流,
傷心欲絕的請假回城,婉娘既不舍現有的成果,又不禁為小姐妹擔心。
所有人都心思不一,有的想留,有的想跟,一時莊上人心思動,議論紛紛,
夫妻間吵架的都有不少,但卻沒人敢肢體運動。
武曌隻好將秦浩的說詞廣而告之了一遍,絕不強迫,一切自願,
在哪裡乾都是乾,不要心有負擔,讓大家回去後與家人商量決定。
東宮承乾殿,李承乾看著奏折不想批閱,腳傷似乎真的出了問題,
傷好了一段時間走路卻有些一瘸一拐,心中無比煩悶,每回來的太醫都被罵得狗血淋頭。
躲在東宮不願見人,性情漸漸有些自卑,於誌寧、張玄素多次勸誡也不見起色,總是鬨得不歡而散。
李世民得知太子的轉變,心中也有些擔憂,
下旨任命年邁的李綱為太子少師,並將年輕的杜正倫也派到了太子的身邊,以示重視。
還特彆準許太子不用過多讀書,煩悶之時多與孔穎達評說古事,安心養病。
李承乾見了聖旨心中頗為感動,終於肯入宮麵見李世民。
“父皇,兒臣知曉父皇對兒臣的關心,可如今兒臣這個樣子實在不好見人。”
“高明,些許疾病不算什麼,人這一生豈能一帆風順,任何事情都是一場考驗,千萬彆因為這點小事而自暴自棄,
朕與你母後都對你期望很重,這大唐的江山日後還要交到你的手裡啊。”
“兒臣多謝父皇,最近也想了許多,其實心裡也明白,這足疾雖讓人煩惱,但也不該成為兒臣自怨自艾的理由,
稚奴來東宮玩耍,並沒有嘲笑兒臣走路難看,隻是旁人一定不這麼想,所以心中總是擔憂,
覺得連走路都成問題,恐成為彆人的笑柄,看著不像一個儲君。”
說著眼眶微微泛紅,但很快又強忍了回去,努力在李世民麵前保持著太子的尊嚴。
“高明,你是朕的嫡長子,足疾尚可醫治,即便不能完全康複,也改變不了你的智慧和才能。
再說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人?漢高祖劉邦,早年不過一介亭長,卻能開創大漢四百年基業;
漢文帝劉恒,起初身處代地,遠離長安,卻能以仁德治國,開創文景之治。
他們都不是天生的聖人,卻都憑借自身的努力和堅持,成就了一番偉業。
你如今腿腳雖有不便,但隻要心誌堅定,又何懼這些小波折呢?”
李承乾抬起頭,望著李世民那雙充滿期許的眼睛,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父皇,兒臣明白了,往後定不會因這足疾而懈怠,兒臣會努力克服困難,不負您的期望。”
李世民滿意地點了點頭:“好,朕相信。朕已命成玄英為我兒祈福,希望能有所好轉,平常更要多多照顧太子妃,多多關心象兒,知道嗎?”
武德殿,李治噘嘴有些生氣:“四哥,你這裡除了書什麼好玩的都沒有,真沒意思。”
李泰笑道:“稚奴,你也老大不小的了,怎麼玩心還這麼重啊?”
“我也不知道,姐夫還打趣我丟失了十五年呢?”
李泰微微皺眉:“這話是何意?”
“我哪裡知曉,姐夫給我做了許多好玩的東西,你這裡差得太多,還沒大哥那裡好玩呢,昨日我還看那個稱心跳舞來著,可好看了。”
李泰眼神一眯,柔聲問道:“稚奴,大哥的足疾如何了啊?”
李治神色一怔,有些猶豫:“四哥,你不是想笑話大哥吧?”
李泰緩緩說道:“那怎麼會,我隻是關心大哥的傷情,許久沒見大哥出來走動了,因此一問。”
“唉,倒是能走了,不過總是一拐一拐的,太醫說是受了什麼糖啊尿啊的影響,我不太懂。你怎麼不自己去看看大哥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心中一動,李泰感覺像是發現了什麼,“大哥的病情如此嚴重嗎?我文學館中人才眾多,晚些詢問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良方有助恢複。”
李治撇嘴道:“得了吧,那些人能有什麼辦法,連孫神醫都束手無策呢,不過若是姐夫來看看,沒準有用。”
李泰點了點頭:“稚奴說得對,不過正則過不多久就要離京了,不能長期為大哥診治,不太合適,咱們當弟弟的還是要儘些心的。”
說著取過一本圖冊遞給李治:“稚奴,這是四哥搜尋到大唐各地寺廟的圖冊,你不是喜歡高塔嗎?這裡有很多,借給你看看,看完要記得還回來哦!”
李治接過翻了幾頁,感覺新奇,眼前一亮,有些開心道:“多謝四哥了,看完便會送還,那我回宮去了,兕子一定又在尋我!”
望著李治天真無邪的背影,李泰沉思片刻,匆匆出了宮,趕往魏王府,傍晚時分,太子走路姿勢不雅的傳聞便悄悄在城中散布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