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我覺得我會和母後一樣,陪不了你多久的,這可能也是我的命。”
“麗質,我告訴你一個秘密,你想知道嗎?”
長樂眼神一閃,聲音急切:“是關於我的嗎?”
秦浩微微頷首:“麗質,記得以前我和你說過你的劫數嗎?”
長樂忙不迭點頭:“記得,夫君說我生阿元阿月時是一劫,可是我安然度過了。”
“是的,你二十三歲我發明了輸血法讓你度過了一劫,你下一個劫數是在貞觀十七年八月初十,記住這個日子。”
長樂渾身一震:“夫君是說我會在那時離夫君而去嗎?”
秦浩搖了搖頭:“你已經離我而去一回了,可是如今你不還好好站在我的身邊嗎?
我想說的是,如果我改變不了天命,那便由你自己改,聽懂了嗎?
我不想失去你,如果你也不想失去我,便勇敢的麵對它,避開所有的隱患,因為我不相信你會因為疾病而出現意外,
就像娘娘一樣,兩次謀反一次刺殺生生的將娘娘從我的手中奪走,你可知我的心中是多麼的震撼嗎?”
長樂身子顫抖,軟倒在秦浩的懷中:“夫君,你難道知道母後的大限,所以一直滯留長安,便是為了讓母後活下來嗎?”
秦浩眼眶濕潤:“可惜我始終沒能成功,我沒能戰勝老天。所以我突然想要告訴你真相,讓你勇敢起來,自己麵對。”
長樂緊緊抱住秦浩,低聲抽泣:“我不想讓阿元阿月沒有娘親,更舍不得夫君。”
秦浩扳著長樂的肩膀,無比鄭重:“讓自己好起來,給夫君我再生幾個孩子,這是夫君給你的命令,知道嗎?”
長樂重重點頭:“恩,我要強迫自己多吃些,儘快恢複健康,夫君彆嫌棄我胖了便好!”
“傻妹子,胖些沒關係的,夫君的喜好你還不清楚嗎?”
長樂嘟起小嘴:“哼,如何不知道,不就是青蓮那般的嗎?父皇新給的封賞你打算給誰呀?”
秦浩嘴角扯了扯:“她們如今好像也不是太在乎了吧?”
長樂撇嘴道:“怎麼不在乎,隻是藏在心裡罷了,更主要是你沒有區彆對待她們。”
捏了捏長樂的小臉:“看,這才是我的麗質大婦,等你心情好些,夫君把時間都留給你,定讓你得償所願。”
長樂歎了口氣:“再給我些時間吧!”
“那是自然,夫君怎麼會強迫夫人呢?看她們誰先生下子嗣便給誰吧,一切都由夫人做主便是。”
吧唧,“夫君,你真好,這是我獎賞夫君的。”
兵器廠,秦浩檢查著裝備的研發,搖了搖頭:“老劉啊,聽說蘇烈獎賞給了你兩個突厥美人,你這是不是沉迷美色之中了啊!”
劉能老臉通紅:“駙馬,你,你彆冤枉人,那兩個女子我都沒,碰過的!”
“你看你又磕巴了,是不是說謊了,你這是碰過還是沒碰過啊,這語句斷的也是真夠可以的。”
“駙馬就彆打趣老漢了,婆娘說了得先過了她那一關才允我......唉,非要和段夫人學,
可駙馬也知道,三十如狼,四十如虎,老漢我如何能和駙馬比,即便打發了她,也有心無力了。”
“不是,你等會,曇娘的事你們怎麼知道的?哪個混蛋給老子傳出去了?”
劉能眨了眨眼睛,娘了個腿的,說禿嚕嘴了,有些訕笑道:“嗬嗬,駙馬彆說是我說的啊!”
“恩,你說,我給你保密,若是敢騙我,下場你知道的......”
“彆彆,老漢我什麼時候瞞過駙馬呀,是有回打麻將,馮夫人不小心透露出來的。”
秦浩吐出一口氣,完蛋玩意,妥妥的家醜外揚啊!
“行了,這事先翻過去,孫神醫的書還用嗎?不用的話便還給我,另外一定要保密,你的婆娘也不成,知道嗎?”
“哎,駙馬放心,蘇將軍說了,我直到死也不能出莊子一步,需要啥就說話。”
“嗬嗬,也沒那麼誇張,到莊子口朝門外看兩眼還是可以的,這個弩的改造得加快啊,至少得增加使用次數知道嗎?
如果你覺得不能勝任,我就交給王闖了。”
“能能能,俺叫劉能啊,有啥不能的。”
馬周來到近前,小聲耳語了幾句,秦浩隨著馬周來到廠房外,
“君買送回來的?這小子頭腦可以啊!那便趕緊接收了,等等,索性直接招親得了,也懶得分配住處了,
隻要夠上床歲數的都給配出去,按軍功和日常訓練的成績來啊!記著,混著搭配,醜的優先啊!
大唐的女子配突厥兵,這樣生個兒子,基本也就徹底斷了什麼念想了。”
“嗬嗬,成,正則這法子好,有些想納小妾的怎麼答複?”
“納個屁,沒子嗣的、訓練成績又好的才能考慮,其他的免談,剩的越長越好看,也浪費不了多少糧食不是?”
“嘿嘿嘿!高句麗那邊送來了幾十名美人,正則你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賓王啊,嫂子同意了?”
“唉,王媼主動提的,這不兩個女兒了,她又年歲大了,怕斷了後。”
“那大婦都開了口,這點麵子肯定得給啊,你讓嫂子親自去挑,她肯定挑屁股大的。”
“我倒是不挑啊!”
“那是,你倒是得能挑!”
兩儀殿,李世民指尖叩著案頭堆積如山的奏折,腦海中的幾個小人揮舞著刀劍。
李泰踏入殿中,腳步雖然沉穩,眼神中卻難掩激動,
腰間故意讓那枚刻著泰安萬民的羊脂玉佩碰出脆響,伏地行禮,
“兒臣叩見父皇!兒臣新得隴右進獻的冬菊,特為父皇煎了醒神湯,這是兒臣最近練習的書法請父皇指點。“
放上一張謄抄工整的孝經箋紙,字跡刻意模仿著李世民年輕時的飛白。
李世民望著李泰低垂的睫毛,忽然想起承乾八歲那年捧著尚書磕磕絆絆來問策的模樣。
“青雀,當下太子之位空缺,朝堂人心浮動。你向來聰慧,說說,誰能擔此重任?”
李泰心中一凜,連忙起身,向前兩步,拱手說道:“父皇,兒臣以為儲君之位,需德才兼備者擔當。
兒臣隨大哥處理奏折之時,便殫精竭慮,不敢有絲毫懈怠,一心隻為大唐社稷著想。
論才學與謀略,兒臣自問不輸給任何人。這些年,兒臣主持編纂《括地誌》,對天下地理民情了若指掌;
多年忙於朝廷教化,亦是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
李世民雙手交疊,目光如電:“這些朕都知曉。
但身為儲君,不僅要有治國之才,更需有容人之量,能維係皇室和睦。你對幾位兄弟,又是何態度?”
李泰心中一動,撲通一聲跪地,聲淚俱下:“父皇,兒臣對兄弟們向來敬愛有加。
若有幸被立為太子,日後繼承大統,兒臣向父皇起誓,定會善待他們。
兒臣甚至已決定,待百年之後,必先殺親子,將皇位傳給稚奴,
絕不讓皇室因爭權奪利而流血,定要保我大唐皇室和睦,江山永固!”
李世民聽聞,原本冷峻的麵龐瞬間舒展,眼中滿是欣慰,
快步走下龍椅,親手將李泰扶起,拍了拍他的肩膀,開懷大笑,
“青雀,難得你有這份心思!既能心係江山社稷,又能顧全兄弟情義,實乃我大唐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