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血,將大帳內的沙盤染成了暗紫色。秦浩執起竹製的小旗,插在河穀前的一片凹陷之處。
“陛下請看,高惠真、高延壽手中有十五萬援軍,若取上策,必與安市城形成掎角之勢。遣靺鞨輕騎繞道截斷我軍糧道,屆時我軍進不得攻城,退又被沼澤所困,此乃兵家大忌。“
李積撚著胡須的手微微收緊,燭火在臉上投下陰影。李世民卻端起茶盞輕抿,目光如鷹隼般盯著沙盤:“朕也如此想,那中策呢?“
“棄城而走。”秦浩將安市城輕輕推離了原位,“帶著城中百姓與物資連夜撤離,避開我軍的鋒芒。此計雖失城池,卻能保存實力。”忽然輕笑一聲,指尖劃過沙盤的邊緣,“但高句麗以大國自居,泉蓋蘇文豈會甘心不戰而退?”
話音未落,帳外突然傳來急報聲。李世民抬手示意暫退,目光卻始終鎖在秦浩的身上。秦浩從容拾起第二支小旗,落在河穀外的中央之地:“所以,臣斷言他們必取下策——傾巢而出,與我軍決一死戰。“
“為何如此篤定?“李積終於開口,聲音裡帶著一絲審慎。
“高句麗十五萬大軍,每日消耗糧草無數。而他們的糧草轉運頗為吃力。高惠真若是拖延日久,糧草不繼,軍心必亂。不過若他們與我們一樣的想法,想在河穀設伏,倒是下策中的一個妙招。“
李世民伸手握住秦浩指向沙盤的手腕,目光灼灼:“你既看透了敵軍的心思,可有破敵之策?“
“將計就計。“秦浩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我猜測高延壽必會領軍出戰誘敵,我軍交戰後便佯裝敗退。待敵軍追擊至此,伏兵儘出,截斷其退路。“
李積突然撫掌大笑:“妙!妙啊!將計就計,誘敵深入,關門打狗!“
李世民望著秦浩年輕的麵龐堅毅如鐵,不禁撫須長歎:“正則此計,當真是青出於藍。“
手指重重叩在沙盤的凹陷處,眼中燃起熊熊的戰意:“若一切皆如正則而言,一戰可定,承範,交戰之時敗退至此,待伏兵殺出,便可回頭痛擊。朕要吃掉這支大軍,讓高句麗痛徹心扉,再生不起叫囂的一絲心思來!“
秦浩笑道:“江夏王,記著留高延壽一條性命,此計若成,他功不可沒啊!”
暮色漫過建安城,張亮盯著案頭卑沙城的軍報,燭火在他眼底投下晃動的陰影,鬢角新添的白發愈發刺眼,自建安城險些失守,李世民已連下兩道斥責的手諭。
“大總管可下定了決心?”程公穎掀簾而入,
張亮猛地抬頭:“陛下已對我十分不滿,若再無功,這大總管的職位......”話音戛然而止,喉結艱難地滾動。
“明公不可猶豫,丘孝恭的船隊此時正可趁平壤空虛再去鴨綠江!若截斷此處的糧道,亦是大功一件啊......副總管等人皆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可大總管不可如此。”
張亮的瞳孔驟然收縮,旋即苦笑著搖頭:“若陛下說我貪功冒進,又當如何?”
“明公此言差矣!您手握行軍大總管的印信,節製水軍乃職權所在。丘孝恭先前行軍不利,此番調他再斷糧道,他也必會知恥而後勇!機不可失!”
張亮仍是有些猶豫不決,程公穎歎道:“明公可知,安市城若破,大軍必會撲向烏骨城,而水軍截斷糧道,可就提前為大軍攻城埋下了伏筆,這份功勞必能打消之前的指揮失措之責。”
張亮滿心的苦澀,怔怔的看著安市城的位置,“此番陛下隻安排我部佯攻,吸引安市城守軍,顯然已是對我失望至極了,
可我覺得安市城恐怕入秋之前很難攻破,此番作戰陛下一改之前的風格,似是受了秦駙馬的影響,多是控製傷亡的手段,此番若剿滅這支援軍,估計差不多就該要退兵了。”
程公穎點了點頭“即便如此,大總管所為亦是一種保證的手段,對戰局即使沒有決定性的影響,亦是有利無害,陛下總會記在心間的。“
“唉,便依先生之言吧,我即刻下令。”
晨光灑在長安城頭,王玄策回首望著城門,不由得想起多年前兄長在宴席上告誡的不可帶方士回長安的低語,嘴角露出自嘲地輕笑,或許隻是兄長的酒後戲言吧。
“玄策兄請看!“秦忠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十二輛滿載貨物的馬車整齊列陣,車廂上桃源莊的徽記在朝陽下泛著油光。“車上皆是新製精巧至極的物品......西域諸國見了,保管搶著和玄策兄結交!“
王玄策眉峰微蹙,有些苦笑:“此去乃為宣揚大唐國威,非是行商啊。“
“玄策兄有所不知。“秦忠壓低聲音,“這上麵還有些駙馬想要的東西,咱們到時以物易物,既結善緣,又能換得所需之物......”
王玄策點了點頭:“兄長謀略長遠,我不如也,我的妻兒在桃源莊便要勞煩你們多加照拂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話說的就見外了不是?儘管放一百個心,都是自家人,沒有那麼多說頭的。”
“你秦忠如今也是腦袋開了大竅,倒是將生意經念到千裡之外了。“王玄策搖頭苦笑,伸手接過秦忠遞來的貨物清單,“汝璽如今也是名滿長安的才子了,有他輔導犬子我還真是求之不得呢!“
“放心,絕對誤不了!“秦忠遞過一部小型手弩,“一路之上多加小心,若遇盜匪......這些護衛可都是從莊上選出來數一數二的好手,也能助你一臂之力!“
暮色浸透魏府書房的窗欞,魏征手中的毛筆懸在奏折上空,墨滴墜在紙上,暈染出一片雲翳。
魏叔玉望著父親佝僂的背影,案頭堆疊的諫章已逾三寸,最上方那封諫止封禪疏的邊角被反複摩挲得毛糙。
“父親,玄策兄此番出使若能結好天竺,亦是大功一件,如今大唐聲名遠播,早已不是貞觀之初了!“
魏征握筆的手頓了頓,蒼老的聲音裹著歎息:“如今朝堂之上,人人皆以軍功、政績為要,老夫這些諫言......“話未說完,目光突然掃過案頭的新報,“但陛下有意封禪泰山,又要修繕各處宮殿,如此勞民傷財......“
“父親,占城稻已在江南試種成功,畝產翻了兩番。戶部先前所言不虛,單是桃源莊的商隊,便為朝廷賺回兩倍商稅。如今朝堂清明,百姓安居,陛下即便大興土木修繕宮殿亦沒有強征徭役,況且如今大唐的財力完全支撐得起,這都是正則兄的功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