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後,趙高恍然大悟,能讓始皇親往,或許隻因蒙恬送來的十萬火急奏折。
"那奏折究竟寫了什麼?"趙高暗自思忖。
但他隨即放下,不敢多想。
章台宮前,嬴政緩步下階,趙高尾隨其後。
"你無需跟來了。"
"是,陛下。"
趙高剛要離去,嬴政又說:"喚李斯入宮。"
"遵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待趙高退下,嬴政緩步下階,手撫天問劍,似在丈量天下。
他的目光投向西北,神情嚴肅。
"天竺國?除大秦外竟有彆國,秦瀾怎會知曉?"語聲雖輕,卻氣勢如虹。
丞相府內,李斯正整理國庫賬目。
六國已滅,天下歸一,車同軌,書同文,統一衡製,此等功業堪稱千古壯舉。
千秋萬代,大一統帝國都將根植於此!
不論朝代更替,大一統理念必會深植。
對於近日家族最強者劍神的出現,他自然感到震撼。但身為丞相,他需專注治理國家。
雖常猜測暗夜組織與劍神身份,但這非他分內之事。他隻須輔佐始皇帝治國安邦。
秦朝鼎盛,乃李斯畢生榮耀!正埋首於九州稅賦之際,趙高悄然入府。
“相國,聖上有召,請即刻進宮。”
“嗯,這就去。”
李斯轉身時瞥了趙高一眼,“趙大人,老夫好意提醒,莫要與秦瀾公子作對。長公子深得聖寵,且與王離交情甚篤。”
“劍聖承蒙長公子庇護,憑借其鬼穀傳人之名及武藝,或許能在多方助力下躍居榜首。屆時,恐成未來帝位繼承者,而胡亥不過十八子耳。”
趙高聞言暗自思忖,連連應諾。見趙高如此謙卑,李斯未再多言,乘車直奔章台宮。
趙高目送李斯離去,撫著肩傷,神情陰鬱。若非劍聖手下留情,他此刻已魂歸九天。
“莫與秦瀾作對?相國大人哪,若秦瀾登基,縱使天地廣闊,亦難容我立足!”眼眸泛紅,語氣森然,“胡亥卻對我言聽計從,定助其登基,擋我者,必殺無赦。”
李斯入鹹陽宮,恰逢嬴政於章台宮外舞劍,天問劍鋒所向,無堅不摧。
嬴政收劍後,李斯鼓掌讚歎:“陛下劍術超凡!”
嬴政擺手示意:“把蒙恬的急報交給相國。”
“遵旨。”
宦官呈上急報,趙高雖盼之不得,卻終未能窺其詳。李斯甫至宮中,嬴政便將急報交予他,足見李斯在始皇心中之重。
畢竟身為相國,且在滅六國時屢獻良策,助始皇統一天下。
蒙恬急報提及,在草原西北擒獲一批西域騎兵,押解至鹹陽。據供述,他們隸屬孔雀王朝,負責鎮守天竺。
此番表明,除大秦外,西北尚有他國。此外,還提到秦瀾曾言及此事,起初未予重視,後聞訊始信。
末尾附言:“是否聯結他國,煩請聖上詳詢公子,其看似閒散,實則智深如海。”
李斯閱完急報,神色平靜地將奏折合起。末尾蒙恬對秦瀾的讚譽讓他陷入沉思。蒙恬鎮守北疆,與秦瀾未曾謀麵便對其褒揚,這顯然非同小可。
這表明了一個事實——蒙家軍已在諸位公子中選擇了長公子秦瀾。對旁人而言或許無關緊要,但對其他世子而言,卻是極為不利的消息。蒙毅和蒙恬作為親兄弟,一個位居朝堂高位,一個統領帝國精銳部隊。蒙恬的支持意味著整個黃金火騎兵都將效忠於秦瀾。蒙恬既已明確立場,蒙毅勢必要與其保持一致。
秦瀾得此二人助力,背後實力不容小覷。“看來長公子確有過人之處,否則不會贏得蒙恬將軍的認可。”李斯思索著。更讓他疑惑的是,秦瀾如何得知除大秦之外尚有他國存在?這一點令人費解。
正在此時,嬴政更衣完畢。“李斯,隨朕去長公子府。”李斯恭敬應諾,隨後緊跟在嬴政身後。出了章台宮,登上龍輦直奔秦瀾府邸。龍輦突然出現街市間,立刻引發轟動。鹹陽百姓認出龍輦後迅速跪伏,唯恐觸犯律法。當龍輦遠去,人們才緩緩起身。
“方才真是驚魂未定,即便未見聖顏,僅憑威儀已讓人喘不過氣來。”有人議論道。又有人說:“劍神乃贏氏最強者,外間傳聞劍神即是始皇本人,今日看來並非空穴來風。”
眾人猜測始皇此行目的地,有人認為是長公子秦瀾府邸。
"秦瀾?那個常去尋歡作樂的公子贏秦瀾嗎?陛下親自過來,是要懲戒秦瀾嗎?"
……
於是,
鹹陽城的百姓們遠遠地跟著。
一直走到距離秦瀾府邸千步開外的地方停下腳步,踮起腳尖,伸長脖子朝裡張望。
他們並非不想靠近,
隻是再往前就會進入禁軍守衛的區域。
一旦擅自闖入,輕則受罰,重則喪命。所以隻能遙遙觀望。
咦?
府邸之內。
秦瀾見到從外麵走進來的父皇和李斯,明顯怔了一下。
父皇今日前來究竟所為何事?
看他臉上的表情,像是有要緊事情要說。
到底是什麼大事,能讓父皇親自來訪?
正當他在心中思索時,始皇帝贏政在李斯的陪伴下已經步入府中。
喜歡大秦:從醉花樓開始簽到隕石榜請大家收藏:()大秦:從醉花樓開始簽到隕石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