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嬴政來到殿台邊緣,俯瞰下方的文武群臣與威武的禁衛軍。他按住天問劍的劍柄,一股強烈的戰意悄然彌漫。
“趙高!”
章台宮內,趙高聞聲即刻趨前:“臣在!”
“傳令召集群臣議事。”“遵旨!”
皇帝神色嚴肅,趙高察覺到大事將至,此刻宣朝,必是極為重要的事情。
半個時辰後,文武百官齊聚大殿。嬴政端坐於龍椅之上,麵前擺放著奏折與盛放玉璽的錦盒。
嬴政掃了一眼群臣中的王翦,略感意外。他本不知王翦已歸朝,但隨即明白王翦應是在自己閉關時回京。於是,他麵容威嚴地說:“王老將軍勞苦功高,滅楚之舉,堪稱大功,不知將軍有何心願?”
以王翦的地位,功成名就,實在無需更多。即便封侯賜爵,也無晉升餘地;金錢富貴對他而言更是唾手可得。這也是嬴政好奇王翦欲求何物的原因。
王翦聽罷,苦笑著躬身謝恩:“臣不敢妄求,所得已是過分。”聲音沉穩有力,卻飽含誠意。
自滅六國以來,王翦便淡泊名利,鮮少參與朝政。白起之事曆曆在目,若非楚氏崛起,他未必會再度出征。然而,嬴政深知,像王翦這樣的功臣絕不會危及自身。
“哦?”
嬴政微微眯眼,低聲追問:“王將軍此言怎講?”
將軍王翦奏報說:“陛下,項氏一族並非我所敗,另有他人。”
“何人?”
“暗夜及其副手。”
隨後,王翦於朝堂上詳述了事情經過,提及那些深可見骨的刀傷與劍痕。此外,項家的主將首級亦被懸於城頭示眾。此言一出,朝堂震動。
“什麼?又是暗夜?竟然是他們滅了項氏一族?這……簡直不可思議。”
“天哪,到底是誰?那個劍神的速度太快了,在王翦將軍趕到前,就把項氏的老巢變成了死地。”
“暗夜令人膽寒,劍神更是可怕,不過還好是咱們贏家的人,否則定成大敵。”
“難怪前陣子聽說公輸掌門帶著厚禮去王府,轉眼又帶著禮物回來,我當時還疑惑,現在總算明白了。”
此刻,高坐龍椅的嬴政聽聞此事,麵容變化,目光震撼。
“什麼?暗夜再次出手了?莫非劍神真的如我所料?”
儘管心中驚訝,但他很快恢複平靜,麵露威嚴。
“王老將軍勞苦功高,退朝後到寡人寢宮小聚,一起品茶。”語氣溫和,卻飽含敬意。
“謝陛下。”王翦拱手謝恩,退回原位。
接著,嬴政環視群臣,徐徐起身,宛如天降神隻。
章台宮中,百官齊望龍台上的皇帝。
“諸位愛卿,無需如此驚訝。”
“連登三榜魁首的劍神,實為我贏氏族人。”
“他乃帝國守護者,既平匈奴,又覆項氏,除儘心腹之患。”
“自今日起,我大秦以‘劍神’為守護神,在鹹陽東門立雕像,祈求神靈庇護國家。”
聲音洪亮,氣勢磅礴,群臣齊齊跪拜。
“大秦萬世,陛下千秋,劍神永存!”
“大秦萬世,陛下千秋,劍神永存!”
聲響如潮,回蕩不息,響徹內外。
禦林軍、影密衛與宮女們停下腳步,抬頭仰望榜首劍神,眼中滿是崇敬之情。
殿內群臣高聲響應。
嬴政拔出天問劍,群臣驚懼,不知其意。
轉身麵向牆壁輕挑,綢緞裂開,一幅巨幅世界地圖顯現,秦境上插著黑龍旗,群臣疑惑不解。
"這是何圖?我遊曆六國,從未見此,帝國疆域為何如此狹小?"
"確實奇怪,此圖前所未聞,陛下從何處得來,其他疆域又是如何?"
眾人靜待嬴政解釋,唯有李斯深知此圖深意。見嬴政揭開幕布,想起陛下提及奉劍神為守護神,眼神驟然收縮:"難道陛下真要揮軍北上?"
此刻他既震撼又憂慮,震撼於大秦即將開創空前盛世,憂慮於內外交困的局勢。內部有六國殘餘勢力與反秦力量興起,外部有匈奴雖滅,但南方百越仍有叛亂,西南大月氏亦不可小覷。
即使北方之患稍減,西陲仍需征伐。內外交迫之際,若再向西北擴張,恐生變故。
嬴政戰意高昂:"北方狼族已平,萬裡江山儘歸我手!然北方之外,還有西域奇兵、天竺及孔雀王朝。蒙恬將軍擒獲西域軍隊,正在押送途中。身後便是世界地圖,天下一統隻是開端,而非終結。"
話音剛落,大殿喧囂不已。除秦境外,竟還有諸多強國!文臣憂心忡忡,武將則熱血沸騰,尤其是王氏兄弟與蒙毅,滿懷期待。有他國存在,便意味著新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