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公然唱反調。
金尚賢等大臣聞言直接瞪了過來。
金尚賢更是作為崔鳴吉老對頭,直接嗬斥:
“崔大人?你是要繼續當建州人的順臣嗎?!”
朝鮮一直以大明文化追隨者自居,也自認為文明。
所以對於滿清,朝鮮在前期大戰中是出了死力。
甚至朝鮮派出的鳥銃手,更能當得一聲精銳。
所以對於被滿清強行打服稱臣,朝鮮心底極為不情願。
眼下看著明軍居然打了回來,金尚賢這些傳統朝鮮大臣,幾乎是立即便要將朝鮮重新綁上大明的戰車。
隻是麵對金尚賢的嗬斥,崔鳴吉卻隻是直直看著李倧:
“王上,百姓才過了幾年太平日子?”
“現在再打,真就要把我們百姓的骨髓也吸出來了!”
言語間蘊含著一點強壓的悲憤。
此時的朝鮮不同於熱衷舉辦‘光州跑男’的全卡卡之後時代。
現在朝鮮十分樂意承認自己弱小,並毫不避諱自己就是中原王朝的小弟,而且還以此為榮。
對於金尚賢這些隻求對大明獻出心臟的大臣,崔鳴吉才是少有真正關心朝鮮百姓的大臣。
“明國和清國的體量,完全不是我們朝鮮能夠參與進去的。”
“眼下局勢好不容易安穩幾年,要是這個時候站出來,誰能保證明人不走嗎?”
“明人走了後,清人又會怎麼對待我們的百姓?”
崔鳴吉反問,甚至直接預言了之後的發展。
毫無疑問,秦山離開後,敢出來站隊的朝鮮,必然會收到滿清極為恐怖的報複。
此刻的崔鳴吉,便是在極力回避這種局勢的發生。
金尚賢等大臣此刻也有些無言。
雖然他們樂意獻出心臟,但前提是獻出的是他人,而非自己。
如果這一次明軍真的走了,清軍要是報複過來,他們這些嚷嚷著站隊的人,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王殿一時間陷入沉默,而看著金尚賢表現的李倧,也知道了此刻自己到底該做什麼選擇。
“先低調的派遣使者去見一見這個秦將軍,詢問一下秦將軍的打算,如果秦將軍這一次誓要蕩平清人,我們再考慮是否出兵把。”
說完,下方金尚賢立即又帶著大臣對李倧叩拜行了大禮:
“王上聖明。”
而後大臣們抬起頭,完全不去看李倧。
這讓想要找個使者前往戰區,還不能明目張膽帶太多人的李倧,一時間居然有些尷尬。
直到掃視一圈,才發現此刻依然敢直視過來的,居然隻有個崔鳴吉。
李倧臉色有些無奈,而不等李倧開口,崔鳴吉自己便主動站了出來:
“王上,我願意當這個使者。”
...
翻過連綿的長白山脈,便是一覽無遺的東北平原。
崔鳴吉帶著十幾個隨從以及一個武官,低調向著盛京而去。
沿著平原不斷向前,一條人為踩踏出來的小徑筆直指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