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茹自打與周卿成親,夫妻倆就挺恩愛。雖然不到一年就在老夫人的安排下有妾室進府,但周卿每個月有一半的時間都宿在主院。
初一十五,還有大小節日,家中設宴之類的日子周卿也都是陪在林雅茹身邊。
老夫人肅然嚴肅,但對林雅茹也還算寬和,不要求媳婦日日侍奉,隻早晚請安即可。
且一嫁入尚書府,老夫人就將中饋交給了林氏。成親剛兩年老夫人就不在了,後院都由林氏掌管。
夫妻倆一直和和睦睦,關係不錯。
可在撫西將軍及三個兒子戰死的消息傳來,且皇帝還對林家表示不滿之後,周卿對林氏的態度就冷淡了下來。
還在將軍府治喪的時候,以林氏要回娘家幫忙,事務繁忙為由,奪了林氏的掌家權,交由悅姨娘打理。
其實林輝身為大將軍,哪怕林府現在沒有主子,喪事也不需要林氏費心,都有禮部官員全權安排,林氏隻是需要回家守靈,接待來吊唁的賓客而已。
且因為林輝自身犯錯而身亡,還造成了大量軍士犧牲,親自上門的賓客很少,喪事很是冷清。
但父母和哥哥都同時離世,林氏傷心不已,也確實需要留在將軍府一陣,不能每天回到尚書府,林氏沒心思計較掌後宅之事。雖然心中不願,但還是同意了夫君的安排。
可等到喪事辦完回到尚書府,周卿也沒有再將後院的權利交還回來。在林氏提出來的時候,還被敷衍的擋了回去。
周卿之前對林氏挺敬重,凡事有商有量,給足了體麵。可之後動輒訓斥,還基本不回主院,大半時間都在悅姨娘院中,其餘時間則在風姨娘那裡。
雖然林氏需要守孝不能同房,但夫君根本不踏足自己的院子,這就說不過去。
林氏心中隱隱能感知周卿的想法,不過是因為大將軍府已經不在,自己對周卿來說已經沒有了用處。
可沒有了娘家倚靠,身邊隻有幾個陪嫁,林氏也不敢鬨,隻能忍下這個憋屈。
風姨娘一直以來都很安分,哪怕林氏失勢,也還和之前一樣老老實實,還是每天來請安,言語恭敬。
但悅姨娘之前就會不時挑釁一下,現在更是囂張,不再請安不說,還在見到林氏的時候耀武揚威。
甚至借著林氏要守孝這個由頭,停了主院的衣物首飾采買,吃食上也克扣不少。
林氏試著跟自家夫君說這些問題,可現在很少能有機會和周卿見麵。好不容易見到了,提起這個話題,周卿卻很不耐煩。
還表示悅姨娘安排的對,守孝之人就應該這樣,又趁機訓斥了林氏一頓。
林氏死心了。之後不論是受到怎樣的待遇,都聽之任之。幸好她掌家多年,除了陪嫁府中還有幾個忠心的下人,念著她的好,不時會幫襯一番。
原身在府中是唯一的嫡子,且是最大的孩子,雖然母親地位大不如前,可沒有人敢苛待於他,還是和之前一樣沒什麼改變。
他每天都去探望母親,還用自己的份例給母親置辦需要的物件,不時將自己的點心吃食拿去和母親一起分享。
因為原身對母親的關心,府裡的下人才沒有太過分,不然林氏的待遇隻會更差。
就這樣過了幾個月。
在將軍府幾人喪期滿百天的時候,林氏出府去為父母兄長祈福。
因為宅邸已經被皇帝收回,林氏去了京城外麵的寺廟為父母兄長點燈。
原身本想跟著一起去,可他每天都要跟著夫子學習,想外出就要和父親還有夫子告假。夫子倒是讚同他的孝心,可周卿聞言卻是劈頭蓋臉的一頓訓斥,勒令他留在家中。
哪怕夫子已經同意了三天假期,這三天不會來府中教學,周卿也將原身關在書房,讓他抄寫學論,不抄完不許休息。
一本學論十幾萬字,原身一個孩子筆速又慢,且如果一個字不工整整張紙就廢了,要重新抄寫。彆說三天了,就是一個月也抄不完。
原身隻能早起在門口送母親出門,之後就趕快到書房完成父親安排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