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安並沒有太過關注後續的事情。
他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柳大人退親的動作,和此舉在京城高官顯貴家中引發的討論。
托皇帝這麼大動作的福,現在朝上議論最多的就是這件事情。畢竟是因為柳誠想退親才造成了這樣的後果。
有不少和柳誠關係不錯的官員,在上門表示慰問之餘,也詢問柳誠,為何定親一年多才想起來去江南查探聯姻的對象。
要是能早發現問題,在婚事沒有敲定的時候就直接拒絕,也不會耽誤孫女這麼長時間,還差點影響了家中女眷的名聲。
那賜婚的旨意,是皇帝心善,也算是因禍得福,但之前誰也不知道皇帝會有這樣的決定。萬一皇帝沒想起來這茬,柳箬竹的婚事隻能往低了選。
這些人都是真的出於善意,才問出這樣的話。
柳誠也沒有藏著掖著,畢竟臨近婚期才退親,確實有點不合常理。
他直接道明了緣由。
是周卿那個被從小趕出家剛剛回到京城的大兒子周子安,他師從一位高人,在宴會那天因為自己替其出頭,從自己的麵相上發現家中子女有異象。
因為感念自己的出言相助,特意告知了此事。這才使自己有機會在事情臨門一腳的時候調查出了真相,可以及時止損。
眾人都感歎柳誠算是善有善報。不忍心看見那孩子被虛偽的父親潑臟水,助其一臂之力,也免了自家孫女被推進火坑。
這也就能理解為什麼這麼晚才退親。
畢竟之前周子安沒在京城,也不可能認識柳誠,就無法看出中間的波折。
眾人回去後,就將這件事告知了家中夫人,也是提醒她們,在為自家孩子說親的時候,不管是誰牽的線,都要仔細調查,證實了對方的品行家風之後,再定下婚事。
這些夫人經常會聚在一起討論各家的新鮮事。這樣的事情還帶著巧合和神異,自然變成了討論的熱點。
於是雖然隻有少數幾人從柳誠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但很快就在京城官家和富貴府邸流傳開去。
有人不信,覺得肯定是柳大人不知從何處知道了黃家的不妥,但這個時候揭穿顯得自己為人不謹慎,於是隨便拽了個人出來,安上一個神秘的名頭,把此事敷衍過去。
但不少人對於命運之事本就有所耳聞,隻是因為皇帝不好此道,所以不會主動接觸。但對這樣的存在還是寧可信其有的。他們也覺得柳誠不會拿自家的名聲開玩笑。
周卿當然也聽到了這樣的傳言。
他肯定是不信的。
倒不是他不信世上有通過麵相看見事情發展的能人,而是不相信自己的大兒子有這樣的本事。
當年之所以把那兩母子送到村裡的小院,是因為那個小院和土地是屬於他周家的產業,讓林氏接觸不到她娘家那邊的親眷和助力。
他雖然沒有分出心神關注那邊,但村子裡還是有自己的眼線。如果有什麼不尋常的事情,一定會有人來告知自己。
他可從來沒聽說有什麼世外高人來到村子裡,還教給周子安一身功法。
他私心裡覺得,肯定是周子安見柳誠願意為他出頭,在來到京城後,就找了柳誠作為靠山。
而柳誠,正好借自己這個兒子,打擊自己。
你看,你的親兒子與你翻臉,而我因為站出來讓你下不來台,你兒子就投桃報李,讓我得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