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安離開梁州城後並沒有回原身長大的穀村。
他對那裡的人和物都並沒有什麼感情,且之前居住的屋子也被其賣掉了。
不過原身的父母還葬在那個地方。在這個朝代,被葬入土的人再將墳墓挖開很不吉利,遷墳也是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做的事情。
所以周子安在離穀村不遠的小鎮買了個兩進的小宅子,又找了一對年老的夫妻幫忙打掃做飯,時不時回村中給原身的父母祭拜一下。
他沒有做生意,也沒有找其他的活計。在這個小鎮上生活花費不高,他手中的銀錢足夠用了。就打算優哉悠哉的生活。
那個玄學界的孫家,雖幫過周謙,但本身沒有做什麼惡事,家中子弟還算正直,隻是收了周家錢財替其保家宅平安,並未插手任何不好之事。且孫家主很識時務,在周大公子做了家主後就和周家斷了往來。
周子安並不打算對孫家做什麼。
又過了幾年,他通過術法推算出了周父出生的地方,回到那邊,尋摸了一個周姓的孤兒帶回來養著,並且上了周父的族譜。
說是族譜,其實就隻有周父周母和原身三個人的姓名。
畢竟那兩人是隱姓埋名來到此處隱居,本身和就沒有什麼親近的族人,後來更是和所有人斷了聯係。
如今在周子安的名字下麵又多了一個叫做周渭的過繼的孩子。
這孩子被收養的時候已經五歲,已經到了懂事的年齡。對於周子安能收留他很是感激。
周子安也沒有再找奶娘,隻是買了一個身世可憐和其差不多年齡的書童在身邊陪伴。
周子安將周父周母教原身的功法也傳給了周渭。
不過周渭對讀書沒什麼興趣,倒是有一些做生意的頭腦。小小年紀就對賬本頗通。
在其十歲的時候,周子安買下一間鋪子,教導他該如何經營。不到一年,這孩子已經學的有模有樣。
周子安在這個世界平靜的活到了快六十歲。
在他去世的時候,周渭已經是鎮上擁有十多家鋪麵的東家。除了第一間鋪子是周子安買了落在他名下,其餘都是他自己掙來的。
周渭已經娶妻生子,膝下有兩子兩女。且兩個兒子都已經有了孫子。都記在周家的族譜之上。
周子安死後,周渭給其辦了一場體麵的葬禮,還足足擺了七天的道場,在鎮上算是頭一份。
他將周子安的屍身也葬在了周父周母的身邊。還捐了一大筆錢給村裡,將那一片荒地圈成了自家的祖地,並找人好好修整了一番。
之後經常帶自己的兒孫回去祭拜,每逢年節從不落下。
周子安覺得也算是有心了。
他走的很安心。
再一睜眼,周子安發現自己躺在一個單人床上。
他轉頭打量了一下環境,應該是一間宿舍。宿舍裡麵有四個鋪位,都是上床下桌,桌上擺放著不少的書本。靠近走廊的正門鎖著,推拉門外麵的陽台曬著好幾件運動服。
這顯然是一個四人間的學生宿舍。
宿舍裡麵隻有他一個人,其餘的床鋪上被子淩亂,但都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