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莊前麵有一條半截大溝,大約有三百米長,三十米寬。
這個大溝是金莊各家各戶建土坯房子挖土形成的。
大溝雖是半截溝,但也不算是死水溝。因為莊子西頭有一條南北長流水的西塘溝。
大溝與西塘溝之間有一條兩米來寬,一百多米長的小水溝貫穿連通。
每到下大雨的時候,溝水過滿之時,水就會西流進入西塘溝裡,塘溝彎彎曲曲一直流到澮河裡去。
大丫覺得可以聯合幾家在一起買一些魚苗放進大溝裡養著。
平日裡可以到塘溝裡或澮河邊上撈一些雜草丟進大溝裡喂魚,再買一些魚飼料喂魚。
這樣等到八月十五前夕及過年前夕,可以清塘,不就是一項收入嗎?
買魚苗也要不了多少錢。
也可進入西塘溝抓魚,丟進大溝裡。
大丫心中想著,這事得待到年後春日回暖再說。
眼前要做的事,把自家屋東屋西空地給利用起來,雜樹都給砍了,規整種菜。
大丫覺得種菜也是來錢快的好收入。
大丫想到就想行動起來,覺得趁寒假空閒,把廢地利用起來。
於是,大丫就把自己的打算告訴了金德順。
金德順覺得也行,大不了自己去賣這個菜去!
二十九這天。
大清早,天麻麻亮時,金明就把五小盒豆搬上車,留下一盒用一塊一麵光滑的長方形木板往包布四下打開的豆腐盒上一蓋。
雙手扣住木板及豆腐盒沿,往頭頂上一舉,一翻,就把豆腐盒中的豆腐倒扣在木板上。
三丫把秤杆秤砣打豆腐的刀都拿上板車。
然後走進灶房把一碗紅薯稀飯和一個蘿卜餡的大包子快速吃入肚中。
三丫吃好飯後,就站在一旁等著金明。
金明連吃帶喝兩碗紅薯稀飯,兩個大菜包子。
吃完後,父女二人就推著板車繼續溜村串巷賣豆腐去了。
大丫則和金雲金德順父女二人,隨便吃了一些飯出了家門往渡口走去。
一家人,除了五蛋金旺和睡懶覺的吳水秀還沒起床。
家裡人都走了,老周氏起床看家。
她扭著一雙小腳先是把雞圈裡的雞給放出來,喂些玉米粒兒。
再就是進牛棚把自家大黃牛給牽出來,拴在門口外麵的牛槽邊的木柱子上。
用簍箕子扒了一些砍碎了的紅薯藤,倒進牛槽裡。
老牛發出了一聲“哞”聲,就低下頭開始用舌頭卷碎了的紅薯藤。
老周氏又用簍箕子扒了一些閘碎了的麥草,倒入牛槽的另一頭。
牛槽很長,有一米五長,槽底有六十公分寬。
是用一整塊大石雕鑿而成的。
老周氏倒好了麥草,就回灶房,從水缸裡舀了幾瓢水倒入空的小鍋裡,就又走到灶前彎腰坐在木敦子上燒火。
點燃火柴,抓一把盤軟的麥秸稈引火,把柴放入灶堂裡,又連連抓了兩把麥瓤子塞入灶堂裡,然後又塞入一些小樹枝。
起身,提起水桶,把鍋中已經微溫的水舀出,再添了一些水在鍋中捂著。
老周氏用碗舀了三碗豆渣放入水桶中,又舀了一碗麥麩子摻入,找來一根木棍在桶裡攪拌。
老周氏一手拄棍,一手提桶,費力的走出灶房。
這時吳水秀大概是便急吧?
頂著一頭亂糟糟的頭發從堂屋的西間走了出來,她看到老周氏踩著一雙小腳,有些吃力地提著料桶。
她一把從老周氏的手中把鐵皮桶提了過去,半睜半眯著眼睛問道:“老太太,這拌料是喂牛的嗎?”
老周氏翻著白眼,“你喊我什麼?吃我的喝我的住我的。你還喊我老太太?”
吳水秀也白了老周氏一眼,不耐煩地說:“我不喊你老太太,難不成喊你老馬子?”
老周氏生氣!
這個二貨從進門到現在,她幾乎沒聽吳水秀喊過她一聲娘!
吳水秀屎急,也不再搭理老周氏,快速走到牛槽邊,非常輕鬆地把料桶均勻地灑入牛槽中,然後拿起豎在牛槽一側的拌草棍,快速地三下五除二拌了幾下,把料與草大致地拌了一下,就又快速地扔了拌草棍朝茅房跑去。
老周氏才姍姍來遲。
她彎腰撿起拌草棍,嘴裡嘀嘀咕咕地罵道:“屎到腚門才去屙,不然還舍不得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