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過滿月酒,接著就迎來秋收。
先是割芝麻,再就是割豆子,接著就是掰玉米,然後是拔花生,待到霜降時刨芋頭。
秋收就如拉大鋸一樣的活計。
有一種持久戰的說法,它不像夏收,搶收搶種。
那是因為麥老一晌,蠶老一時。
小苗莊稼也必須在芒種之前種下地,要不然秋季莊稼成熟晚,減產。
秋季所種的莊稼成熟日期不同,收割時間也是不同時期,反正得小一個月的忙活。
這期間,大丫一大早去下田乾一會兒活,然後再回家吃點飯往學校趕。
金德順有一隻懷表,大丫為了掌握時間,就把懷表掛在脖子上,這樣上學也不會遲到。
在秋收期間,賣豆芽都是金德順去賣。
在掰玉米的時候,學校放了十天的秋忙假,畢竟學校老師差不多都是農村人,拖家帶口的也都要收莊稼。
不過假期之間,每個學生給的任務要交給學校十斤玉米,用來做學校的津費。
秋收過後,當人們準備種麥的時候,二次分地文件又下達下來。
先前家裡是九畝地,加上宅基廢地一共十一畝地,有金明的啞巴妻子的一份地。
現在重新動地分地,金德順家一下子添丁添口六口人。
為此金莊人有一半人反對重新動地。彆家也有添丁添口的,但沒有金德順家一下子添了這麼多!
有人說可以給吳水秀和雙胞胎分地,大丫姐弟三人不給分。
又不怕得罪金德順的,直接跑到他麵前說。
金德順自然不樂意!
他跑去大隊和鄉裡找。
最終的結果,是給他們家都分了地。
九口人,湖裡畈田分了十八畝,家裡宅基與占用的廢地是不動了。
加起來由原先的人均二畝七分五,變成了人均二畝二分二。
這樣就是家裡占的廢地多,湖裡畈田就分的少。
家裡廢地占的少,湖裡畈田就分的多。
小塊拚大塊。
大丫家共分了六塊地。
最大的地塊五畝四,依次是三畝六、三畝二、二畝七、一畝八、一畝三。
當時就有人罵罵咧咧,鬨啊!
但村長和鄉乾部又豈能讓他們撒野?就是強硬地把地給分了下去。
鬨事者見到頭戴大蓋帽的公安,立馬就慫了。
不過經村民這麼一鬨騰,吳水秀就被村乾部安排去做了結紮手術。
吳水秀鬼哭狼嚎地不乾!
她說早知道要挨這一刀,打死她都不去生下這一對孩子。
再哭再鬨,最終被村乾部給扶上了村裡安排的拖拉機,拉去鄉衛生院,做了結紮絕育手術。
吳水秀結過紮後,整整在床上睡了半個月。
她又氣又恨!
家裡很忙,還正值秋種!
大丫便請了兩個星期的假。既要照顧家裡,還要忙活湖裡畈田的種植。
就這樣,在大丫的精心安排下,種了十三畝麥子,留下三畝二與一畝八為春地,來年春季種花生、種西瓜、種春紅薯。
把小麥種下地後,大丫準備把留春的地給翻一遍。
大丫利用星期天的空閒,親手扶犁,吆喝自家大黃牛耕地。
天漸漸涼了。
金明每天用板車拉兩盒豆腐和兩桶豆芽去賣。
蠢豬都能爬上樹。
不會數數的金明硬是被金旺教會了數數,一百以內的加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