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的考試結束,大丫的暑假生活開始了。
第一件事就是想去窯廠看看,可有那日崔小紅的爸爸崔向東說的紅磚被銷售的很吃香?
這日拂曉大丫就起床把飯做好後,用肥皂把手清洗乾淨,就去西廂把豆芽裝進木桶裡,再稍稍澆些水,讓豆芽保持濕潤,然後再把浸濕的老粗折疊幾層給蓋在豆芽上麵,以防止豆芽青頭。
這邊金明起床後,先去蹲坑,回來後刷牙洗臉,這是大丫要求的,說金明出門做生意,遇到不愛乾淨的還無所謂,遇到那愛乾淨了氣的人,一開口說話就一股子臭氣,會影響賣豆芽的。
金明覺得聽大丫頭的話沒錯,這不,家裡的日子越過越好!
雖然累一點也沒什麼!
走鄉串戶,認識很多人,也學會不少東西,也懂得了不少人情世故,也聽得出人家說的是孬好話,也能辨彆出是非。
再也不像以往那樣渾渾噩噩,眼一閉一夜過去,眼一睜一天迎來。
家裡冷冷清清,老娘嘮嘮叨叨,老爹唉聲歎氣,說日子沒盼頭!
如今……
金明看著大丫頭把早飯盛好放在飯桌上冷著,筷子擺好,板凳放好,他覺得自己已經很幸福了!
金明吃著飯嘴角都漾著笑!
大丫做好一切就順著自家門前的大路向東跑去,穿過通向馬路的大路,一直向東跑,奔跑在田野間的小路上。
一直跑,跑到順趙橋而下的河邊上的南北大路上。再順著這條大路向北跑,這條大路雖是土路,卻很寬很平整。這是趙橋通向窯灣渡口的主乾路。
但此時路上卻無人。
大丫跑著跑著,心血來潮,來個單手撐地做車軲轆翻,一口氣連翻了十幾個,利索起身,再向前跑,一直跑到通向渡口的東西大路。
然後再順著這條路向西跑,一直跑到東嶺村的村頭南北道,再往南來,這是一條斜道,貫穿田野的拉莊稼的大道。一直通到金莊東頭的南北大道。
大丫便順著那條來來回回奔波去渡口的道路跑回來。
這樣,一個晨跑就算結束了,有十裡路。
田野裡,大道小道,阡陌縱橫,隔開一塊塊畈田莊稼地。
而且每一塊畈田都有名字。
就如大丫家的六塊田就是六個名字:老妖墳、洋莊子、合墳、石橋灣、劉府、洋鬼子窪簡稱洋窪,那塊地的地邊有一處呈長橢圓形的長長的窪地,據說是當時日本洋鬼子挖的戰壕。
大丫回到家時,爺爺已經起床拉牛喂牛鏟牛屎。
奶奶打開雞圈門,放出雞鴨,喂糧食,拿锛鏟伸進雞圈裡鉤雞屎,摻些草木灰撒在割過的韭菜根上。
再鏟些草木灰撒入雞圈裡,這樣能掩蓋雞屎的臭味。
牛棚裡也是,金德順也會撒業草木灰。
三丫起床後,先是蹲坑,後是刷牙,再就是盛飯吃飯,然後就是背著書包上學去。
這學期結束,下學期她就上四年級了。
大丫家住的位置是莊子最前端,獨一戶。
屋後的莊子裡有三排房子,都有左鄰右舍,鄰裡之間經常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口角。
而大丫家沒有左鄰右舍,所以也不會因一點小事,或是小孩打鬨磕著碰著了,大人護短而引發的婦女撕逼大戰。
結果大人成了仇敵,小孩還依然是狗臉朋友。
前一分鐘小孩打鬨,成為不共戴天的仇敵,殺豬般哭嚎跑回家告狀,大人大打出手,互罵互毆。後一分鐘罪魁禍首握手言和,他倆還是好朋友!
結果大人不是臉上掛了彩,就是頭發被扯成了雞窩!
小孩的官司是斷不清的!
就如那清宮難斷家務事一樣。
大丫對自家住的位置非常滿意,聽不到鄰裡是非,她也不去搬弄彆人的事非。
隻想過好自家的日子,做自己想的事情。也不想聽彆人說三道四,對她指手畫腳。
大丫心中惦記著買磚,一刻也不曾忘記。
吃過早飯,大丫對金德順說:“爺,我現在去河東趙橋北窯廠看看,問清磚價,合適,咱就開票買下,
咱家屋頂又漏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