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在大丫家吃過晚飯回到家,就急忙忙稱了十斤豆子用溫水給泡上。
豆子經過一夜浸泡,早上變有兩倍大。
協會就把豆子給撈出,換水清洗一遍,就牽上毛驢帶著紅梅和紅雷一起去趙橋新房子裡去磨豆腐。
趙橋的新房子後院裡,搭建的棚子裡,用木架子安裝了一個直徑有六十公分的石磨。
棚子的拐角處又砌了一口大灶。還有砌了一個壓製豆腐特製的水槽。
新起的廂房裡鍋碗瓢盆一應俱全,隻要有米麵油鹽,就可以在這裡做豆腐吃。
協會把豆子倒入桶中,壓了新鮮壓井水倒水桶中。
把新買的一口大缸給清洗乾淨,就和紅梅紅雷三人抬入石磨的木架子下麵。
把驢子套上,蒙上眼睛開始拉磨。
協會手持大勺,連豆子加水,一勺一勺倒入磨眼裡。
初次磨豆腐,不是很熟。
但十斤豆子很快就磨好了。
二十分鐘。
協會讓紅雷把驢子牽回家。
他則開始把上半盤磨給打開衝洗,把磨牙裡麵的殘渣給衝洗乾淨。
然後磨歸位,在邊上塞入兩根木棍使得磨牙中間能通風晾乾。
他與紅梅二人,把半缸漿給抬了出來,開始在另一口缸上濾漿。
把豆渣濾出,就又把開過鍋的大鍋給刷洗兩遍,開始煮漿,漿開,舀出,倒入刷好的缸中,下稀釋好的石膏水。
一手下,一手扒漿。
連續撈底扒了二十一,就開始慢慢扒,時不時看看大勺子外麵底部有沒有掛滿顆粒。
隨著漿液的粘稠,協會感覺滿意,就停下手。
家裡已經準備做豆腐生豆芽,什麼工具也都準備齊全了。
四十多分鐘後,缸裡的豆漿變豆腐腦,下手摸,q彈,直打晃。
把包布洗好,理放在豆腐盒子當中,開始舀豆腐腦上盒。
紅梅拿來飯碗,一連舀了五碗豆腐腦。
她自己稀哩呼嚕地喝完一碗加糖的豆腐腦。然後就用籃子裝兩碗帶回家,給她娘一碗,再給她嫂子一碗。
如今她嫂子正在害口,嫌飯!
想來豆腐腦,應該是愛喝的。
協會告訴紅梅,想吃甜的,就放糖,想吃鹹的,就放醬油醋香油小蔥花調配。
紅梅把這個吃法,告訴她嫂子。
結果兩碗豆腐腦都被她嫂子給吃了。
豆腐壓了一個半小時,就成型了。
協會就把壓好的豆腐放在板車上,在本村裡售賣。
因為是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準備蒸饃蒸包子。
兩盒豆腐沒多時就被人買光了。
當時就有預定了豆腐,人多的直接要一盒,人少的,就要十斤八斤的。
冬日裡,把豆腐放在外麵凍,那做起來的豆腐是最好吃了。
這邊協會剛開張生意就紅火起來。
那邊大丫家迎來二年沒歸家的金雲。
臘月二十六晌午頭十一點左右,金雲一家四口都來了。
金雲手裡提的肉與菜。
吳良才身上背個雙肩包,他們的兒子吳小軍身上背一個超大雙肩包。
小嫚手裡提一個旅行包。
她們來到金明家門口,左看右看,咋變樣了呢?
門是開著的。
若不是看院子裡的人是自家人,金雲真不敢相信這裡就是自己的家。
“爸,媽,我們回來了!”
院子裡,老周氏和金德順在搭晾綠豆皮。
二十三晚上,大丫泡了十斤綠豆,二十四早上,大丫把綠豆磨成漿,拌上麥麵,加上紅薯粉麵攪拌成糊,在鍋裡搨綠豆皮。
整整搨了一上午,太陽好,晾了一個多小時就取下來切成三公分大小菱形小塊。
然後在攤在軟床上晾曬,軟床上鋪上紗布,透風。
二十五早上,大丫把已經沒有水分的綠皮裝在一個魚鱗袋子,還沒乾的裝在一起。
然後用扁擔挑到街上大菜市裡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