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然把汽車向東開去,離家有三百米遠的南北大路上。
這條路與莊子裡的那條南北路呈平行狀態,與小帶家屋後一條拉莊稼的東西主乾道交會,都是金莊對外出行的主路。
張浩然把汽車開到大馬路上,便加快了速度。
大馬路的兩邊栽的是法國梧桐樹。樹外緣是四五米寬的馬路溝,溝對麵就是一眼望多遠的帶有積雪的麥田莊稼地。
再想看的遠的一點,就被各個自然村莊擋住了視線。
汽車很快穿過趙橋,穿過趙莊,然後進入高高土堆圍牆的古城。
高高的土城牆上長滿了光禿禿的雜樹和一些小灌木及枯萎的茅草。
古城裡一馬平川,四四方方。
除了西北拐角有一處小莊子,就是東北角有一處學校,其他全部都是麥田。
金德順指著四圈高高土堆圍起來的四方城牆道:“孩子們,這個土城叫霸王城。”
張浩然側耳聽著金德順敘述土城故事,不由的放慢了車速,如蝸牛爬路。
老周氏不解地問:“怎滴開的這麼慢?”
她有些輕微地暈車,但還能忍住。
張浩然說,“我想聽大伯講霸王城的故事!”
老周氏發出“嗬嗬”兩聲,“死老頭子彆無所長,扯古論今倒是在行!
你聽吧。”
老周氏說完便不再言語,把眼看向車窗外。
就聽金德順說:“這個霸王就是唱大鼓書《霸王彆姬》裡的霸王。
當年楚漢之爭,就是在咱們穀陽縣打了一場大仗。
被史記記載叫做《垓下之戰》。
項羽被當時視為蓋世英雄,他力大無窮,又英勇善戰。
滅掉秦朝後,他自己封自己為霸王。
凡是跟在他身後打天下的將領,都被他封了王,賜了封地。
與他一樣厲害的還有劉邦。
劉邦沒有項羽出身高,他就一普通農家的孩子。
但他有遠大抱負,總想著讓普通老百姓都能有一口飽飯吃。
項羽封劉邦為漢王,賜給他的封地是巴蜀漢中,就是現在的四川省和陝西省南部漢中一帶。
在古代那裡被視為窮山惡水,山多,路陡,十分難行。
對於賜給他的封地,劉邦很是不滿,認為項羽看不起他。
劉邦能夠成就大事,就好在他能聽勸。
在他對於封地不滿要與項羽理論時,被他的手下瀟河給勸住。
瀟河勸劉邦忍!
如今十八路諸侯剛分封完,都對項羽正擁有感激之情。
倘若劉邦一與項羽爭論,必引起其他諸侯對他不滿。
瀟河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咱們先把封地治理好,在慢慢圖之。
項羽論功行賞,分封十八路諸侯和地盤後,就退回自己的封地,湖北北部,河南安徽江蘇及浙江這一片區域。
設彭城為都城,就是現在的徐州。
劉邦聽信瀟河的話,治理巴蜀漢中,勤耕種田,日子慢慢就好了起來,就向外擴大地盤。
張良就給他出謀化策。屢戰屢勝。
順者昌,逆者王。
那就有人去找項羽告狀。
項羽就派兵來打劉邦。
劉邦卻不與他打,隻守不攻。
搞的項羽也沒有辦法,就與劉邦講和。
兩人再度化分界限,以鴻溝為界,不準劉邦踏界。
可是劉邦嘴上答應,心裡卻不答應,就再次聯絡其他諸侯組建大軍攻打楚地,進軍彭城。
項羽終因勢單退出彭城一路南下,來到澮河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