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礙大姐的事,三丫選擇在另一邊慢慢地栽著。
三丫做起事來也是不慢的。就是有時,她不愛動腦子,把所有的依賴都放在大丫的身上。
姐妹倆在地裡默默地栽著,靜悄悄地。
而金科家地裡就不一樣了。
早上金林先把自家地刷好後,就給金科家刷地。
金英做了幾家地示範後,就回自己娘家地裡栽去了。
金科收完麥子就回農場去了。
栽稻也沒回來,如今他家三個女兒加上愛初,還有老婆子,家裡儘是閒人。
栽稻的時候,用水泵抽的是北塘溝裡的水,水裡有螞蝗。
姐妹幾個在地裡栽稻,一並排,都按照李金芝的栽法去栽。
一會兒有螞蝗爬上腿,就聽金小雪和金小英在水田裡嚇得媽呀娘呀亂蹦亂跳地叫喚,簡直就跟跳大神一般。
金初不栽,隻負責運秧苗。
暮色四合時,愛初家地裡四個人栽好了稻秧。
而大丫姐妹二人也把稻秧給全部給栽好。
兩家地是一般多的,都是一畝八分地。
可見小雪小英在地裡鬼哭狼嚎就是搗亂的。
嚴英見大丫和三丫栽的如此熟練,就邀請,明日替她家栽。
大丫一口應下了。
翌日一早。
嚴思開著小四輪拉著家裡所有的人都過來了支援嚴英家栽稻。
據說嚴思的妻子就是前麵汪莊的閨女,叫汪俠。
個子很高,又黑又壯,與嚴思站在一起,就是黑白無常。
聽說她親娘死的早,她爹又找了一個繼室。
那繼室特彆邋遢,每天頭不梳臉不洗,雙眼頂著毛刺糊一天都不覺得難為情。
做飯手也不洗就去做飯。
為此汪俠和她繼母不知吵了多少架。
看不慣,隻得自己做。
在生產隊掙工分,累了一天回家還得做飯。
經她親姨母給牽線介紹給嚴思,一說就成,嚴思一點都不嫌棄汪俠黑。
二人成婚後,汪俠很少回過娘家。
這次大妹家栽稻,就全家起,都來了。
大丫一下子把嚴家人認了個遍。
嚴父個子高挑,皮膚也白,儘管他也是個六十二歲的人了,但身姿挺拔,不胖不瘦,且是個愛說愛笑的人。
看臉型嚴英是隨了嚴父。
一家人除了汪俠,就沒有黑人。
金德喜也來到地裡。
他和嚴父曾經是戰友。
解放後,嚴父就選擇早早地退伍回來,因為家裡的嬌妻還在家等候他。
生過嚴思和嚴英,就沒有再生。誰知道又過了十來年,又生下一個老兒子,叫嚴成。
嚴父一心想要兩個兒子,這一下子就心想事成了。
金誌把地給刷透了後。
嚴思和汪俠、嚴英和金誌,大丫和嚴成,六個人一並排下地栽了起來。
小嚴莊也是最近幾年改了稻田。
對於栽稻,嚴思和汪俠手都是不陌生的。
六個人栽著栽著,速度見分曉。
嚴英和金誌栽的太慢,他倆夾在中間怕被丟在後麵,就和大丫嚴成換了位置。
嚴成也會栽稻,手也挺快的,他一句話也不說,悶悶不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