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心情舒暢,把手扶拖拉機裝上犁頭,把那三畝六分地又給翻了一遍。
看著爺爺的墳,靜靜地立在地中間。
她伸手拔去墳上的嫩草,麥眼珠,芙苗秧,這兩種草,豬和雞都特彆愛吃。
大丫決定來年搞小弓棚西瓜,再在爺爺的墳邊一側蓋一間棚子,用來盛放塑料紙和竹弓,再打上一口井,再去買來一台水泵和幾節水管,不光能種西瓜,也可以種其他蔬菜,比如豆角,黃瓜,辣椒,早春梅豆。
占一個早字,今年先小乾,明年再大乾。
可以在循序漸進中摸索經驗。
不會騎自行車的金明,騎三輪車就跟天生就會的一樣,唯有三丫學了好幾天才會。
在大丫的一聲令下“爸,你明天騎三輪車去賣豆腐豆芽吧。”
金明即開心,又小心翼翼地騎上三輪車走鄉串戶去了。
過了小寒,天越發的冷了起來。
大丫把豬圈蒙上了透明塑料布。
圈裡立馬就暖和起來,
農曆十一月二十,這日下午飄起了雪花,飛飛揚揚,越下越大。
一連下了四五日,下了停,停了下。
村莊道路都被大雪阻擋住,彆說三輪車,就連空身行人都難以行走。
金明沒法去售賣豆腐,大丫索性就讓他歇了幾日。
豆芽長了,她自己則用扁擔挑著兩隻木桶,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附近幾個村子,挨門吆喝售賣。
大雪堵門,這樣一來,豆芽倒是個好菜了。
雖然路有些難走,但豆芽卻出奇的好賣。
一塊錢二斤,這個時候的人們還是能舍得的。
下雪天又冷,老周氏就不願起床了,每天躺在被窩裡也不暖和,稍微不注意,就染上了風寒,每天咳咳咳,咳個不停,還有痰。
大丫就把大隊診所的醫生請來家為了老周氏看診。
倒也沒看出什麼,隻是說天冷人老沒火力了,受寒了等天暖和人就好了。
家裡一停豆腐,就沒豆渣喂豬,大豬小豬就直叫喚。
大丫就決定再磨豆腐,與金明拉板車去買豆腐。
這樣一來,大丫早上就得早起,晚上想看書學習,就睡得晚。
她怕老周氏捂不熱被窩,就去大隊診所要了幾個玻璃鹽水瓶回來,晚上給裝上熱水,用塑料紙給包起來,放在老周氏的腳邊,可是等到好天亮時,那玻璃瓶裡的水早就涼透了。
為此,小金旺就跑過來和老周氏的腳頭邊上睡覺,晚上貼心地把老周氏的一雙小腳摟在懷裡,給她取暖。
把老周氏感動的直哭。
很快進入臘月。
冰月融化之時,也到了金濤成婚的日子。
臘月初三,下午。
大丫發現那頭小母豬爬高上低,不停地搖著小尾巴,後陰部又紅又腫,她沒喂過豬,也不知道什麼原因。
初四一早賣完豆腐回來。
金林就過來說“後天,你小哥結婚了,做的豆腐就彆拉去賣了。
家裡座駕席,便席上用。”
大丫應允,就深一腳淺一腳往渡口去了。
她想去問問李老板,她家小母豬是不是發情了?想跑窩?
附近幾個莊子,她還沒發現誰家喂種豬呢?
順便問問李老板,可知哪裡有種公豬?
大丫一腳泥蹬上渡船,幾位擺船人對大丫都是認識的,就問她去上街乾什麼?
她就把家裡喂了兩頭老母豬的事情說出來。
那擺船的說,“街西三裡灣有一家喂種公豬的。
給母豬放豬窩也挺麻煩的,放一次,也不一定準,還得蓋一次。這樣就是頭天一次,第天一次。放一次豬窩十塊錢!
其實,你若想喂自產自銷母豬,我建議,你還是自己喂一頭種公豬才好!”
擺船人每天見的人多,思緒也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