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丫沒有魚賣,就接替大姐賣菜的活計,天天清晨起來就去大棚摘菜賣。
天天摘,量也就不大。
茭瓜、秋葵、黃瓜、豆角、茄子、辣椒、青紅柿子,幾把小蔥,幾把莧菜。
她也不兌,因為兌價太低,五分一毛兩毛。
她就自己擺攤零賣,她會把菜灑些水,顯得非常嫩。
曹明池每天都會幫她送過河。
他會帶兩個瓜給擺船人吃,因而也不會收他的錢。
不知道的,都以為他是三丫的親爹,或者是爺爺。
三丫賣完菜回來,都會給曹明池單獨買回兩包果子成糕點放在小房子裡。
曹明池為了喝茶方便,還在小房子的前麵棚子下麵,用黃泥和磚搭了一口小鍋灶。
他讓三丫給他買了一口小鐵鍋和一個燒水壺。
三丫怕他被蚊子叮咬,還給他買了一頂單人蚊帳。
能想到的,三丫都給他買了。
翌日清晨,三丫做好飯,隨便吃一點,就把曹明池的早飯給送去。
然後她開始摘菜。
而大丫在金旺的幫助下,把已經有十日齡的小豬崽給分割了。
開始手有些生,特彆是小母豬,但上手四五個之後慢慢手就熟練了。
今年的端午節是忙節,因為普遍已經動刀割麥了。
大丫決定去買一千斤成豬催肥配合飼料,把這批十六頭膘豬給催肥,爭取在高溫天氣來臨出欄。
天熱膘豬長得慢,易生病,儘早出欄,保證到零損失,利益最大化。
大丫和吳水秀說一聲,就騎上三輪摩托車來到李氏飼料商行。
李老板一看到大丫到來,笑臉相迎,“金鳳來了啊,是想要飼料嗎?”
大丫點頭,“嗯。明日我把這十六頭小膘豬給分圈,空間變大,不得開始催膘嗎?”
李老板“那九頭豬賣過了嗎?”
大丫“賣過了。昨日賣的,一次性出欄。
我找的吳斌哥幫我拉到蚌埠肉聯廠賣的。
什麼還有兩種價,生豬肉價和毛豬價。
還挺麻煩的。
我直接結算的是毛豬價,一塊八一斤。”
李老板點頭,“可有計算一頭豬賺多少?”
大丫“賺頭不大。主要是九頭豬買時成本不大,若是買豬的成本大,我感覺幾乎沒賺頭。”
李老板點頭,說“下次若要再賣豬來找我就行了。
我剛認識的,有專業收豬的,他們是哪裡豬價高往哪裡送。要比你往蚌埠肉聯廠送,價格要稍微高一點。
不過,你最好要買一台磅秤,再焊一個稱重的鐵籠子,兩頭帶活動門的那種,這樣把豬往外趕的時候也就直接稱出一頭豬的重量了,人家有梯子,把豬稱過重量後直接把豬趕到車上去,這樣是不是很省事?”
大丫笑“確實很省事。剛剛我還犯愁呢,十六頭豬若是一次性出欄,我得做三趟拉到蚌埠才行。我家是手扶拖拉機,最多拉六頭豬。
就得做三趟拉。
經你這麼一說,我就放寬心了。
買磅秤,焊鐵籠子,這些都是小事。”
於是大丫就把昨天吳斌要把他弟弟介紹給自己這事說給李老板聽。
“我家小花母豬,再跑窩,我不想再去他家放窩,以免搞得尷尬。”
李老板笑,“你不願意,誰也不能強迫你同意。
你去給豬放窩,你又不是不給他們家錢。
那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