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老人把曹明塘給拉了起來,並把幾個兒子媳婦及小女兒介紹給曹明塘。
和大丫聯係的是大蠻的大弟弟,叫丁國棟。
二弟叫丁國梁。
三弟叫丁國才。
小妹叫丁香秀。
四人紛紛上前喊曹明塘姐夫,這樣一叫,就表示認可他了。
大蠻隻是靦腆的笑。
大丫再次催促上車,說她請客為各位接風洗塵。
丁國棟非常感謝大丫熱心幫助,不顧大丫阻攔,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嚇得大丫趕忙躲到丁老太太身後。
嗔怪地道“舅舅,我哪敢接受您如此大禮?這不是折壽嗎?
俗話說,親幫親幫,咱不是和嬸子是親戚嗎?我三妹認在二伯手裡,他們沒有女兒,就認了個乾閨女。
也巧了被我看到大舅舅拜托電視台播放的尋人啟事。
好了,走吧,先去縣城吃飯,吃過飯再去二伯家裡看看,如何打算,下午再說吧!”
大家讚同。
紛紛上車,大蠻被父母拉著,自然是坐在一起。
丹陽和曹明塘把橫幅收了,被丁國棟要去把當寶貝一樣給收進他的車裡。
二人上了大丫的車,然後向縣城開去。
大丫在前麵引路,一直開到丁麗大酒店。
正好小周和丁麗都在,得知原由,就給大丫他們安排一個最大的包間,能坐下二十個人。
大丫點了酒店裡的最有特色的菜。
在等待上菜中,丁國棟講述當年的原因。
一九六六年文革大爆發,紅衛兵到處打砸,搞批鬥,破四舊運動在全國蔓延。
丁家是老字號做家具的,日子自然富裕,被定為資本家,在破四舊當中,遭到清算。
丁香凝就是為了保護父親,被打傷了腦袋,住院期間,訂婚的未婚夫又和她退了婚,雙重打擊下,自此就有些呆傻,忘卻以前的事情。
後來,他們家被安排下放南通海安農村。
那日就是大弟弟牽著她的手,背著全家人的行李去趕火車,天還下著小雨。
母親背著小妹,二弟三弟用擔架抬著父親。
丁國棟把她送上火車,又把行李放在貨架上後,千叮嚀萬囑咐,讓她坐在座位上彆亂走,然後就下車去背父親上車,誰知等把父親背上車後,卻不見她的人影!
一家人當時就慌了,詢問鄰近的人,都說往火車後邊去了,兄弟三個把火車找了一遍也沒見到她的身影。
丁國棟還跑下火車連喊加找,也沒有找到她,眼看火車就要開動,他又不放心父親,就急忙上了火車。
到了海安後,等安頓好住處,丁國棟又折身返了回來,先是回到已經不是家的家裡找尋,附近鄰居都說丁香凝沒有回來。
丁國棟幾乎找遍了丹陽縣城的大街小巷,又在丹陽火車站徘徊了幾日,最終無果,不得已就回到海安。
直到一九七七年,丁家才被平反,回到丹陽,歸還房產。
一年後,全國百廢待興。丹陽政府鼓勵丁家,重操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