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心中一塊大石落地,臉上終於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
他站起身,鄭重地伸出手:“夏小北同誌,感謝你的深明大義!我立刻向上級彙報,最快速度擬定正式協議。內地歡迎你隨時回家!”
“合作愉快。”
夏小北也起身與他握了握手,笑容得體。
陳先生離開後,辦公室重新安靜下來。
楚向南不知何時倚在門邊,雙手抱胸,臉上帶著玩味的笑意。
“就這麼答應了?我還以為你會多晾他一會兒。”
“晾他有什麼意義?機會給過了,條件也談妥了。與其浪費時間在無謂的拉扯上,不如早點把技術送回去,讓該吃飽的人吃飽。”
“你總是這麼善良。”
“還好吧,隻能說我不是個壞人。”
陳先生的效率很高,三天雙方簽定了正式合同。
夏小北也乘坐專機回到內地。
該說不說,國家批給她這片土地真心不錯,位於鬆嫩平原,自古都是魚米之鄉。
夏小北想說,這麼好的土地給她浪費了。
但轉念一想,能儘快讓地脈薯成熟比什麼都重要,沒必要舍近求遠。
之前合作過的農科院王教授帶著團隊前來參觀學習,來了就不想走了,非要常駐。
夏小北知道她的脾氣,就給了她一個顧問的頭銜兒,讓她可以自由出入農場。
這可把王教授高興壞了,變著花樣地給夏小北做好吃的。
王教授帶來的團隊裡,多了幾張年輕而充滿求知欲的麵孔,都是她的學生。
夏小北的農場瞬間成了農科院的“第二課堂”。
那些年輕人看什麼都新鮮,圍著試驗田裡的地脈薯苗,恨不得趴在地上數葉片上的絨毛。
夏小北倒也不藏私,隻要不影響核心數據,王教授團隊需要觀察、取樣,她都儘量配合。
她知道,這項技術最終是要推廣開來的,光靠她一個人,累死也種不出養活千萬人的糧食。
農科院這些專業人才的參與,是好事。
隻是王教授的熱情,有點讓夏小北招架不住。
老太太仿佛要把畢生廚藝都傾瀉出來,報答夏小北給她這個“顧問”的頭銜。
今天是一大鍋濃香撲鼻的小雞燉蘑菇,明天是噴香的酸菜白肉鍋,那五花肉片得薄如紙,在鍋裡翻滾幾下就卷成了白玉片兒。
夏小北的宿舍裡,常常飄蕩著令人垂涎的煙火氣。
“小北啊,嘗嘗這個,我特意托人從老家帶來的山木耳!”
王教授端著一盤熱氣騰騰的木耳炒雞蛋,不由分說就塞到夏小北手裡。
“你這孩子,天天盯著那些數據,人都瘦了!科研要緊,身體更要緊!吃飽了才有力氣搞革命嘛!”
夏小北哭笑不得,隻能接過碗筷。
楚向南不知何時也晃悠了進來,鼻子使勁嗅了嗅,毫不客氣地拿起一副碗筷。
“王教授,您這手藝絕了!小北有口福,我也跟著沾光。”
“來來來,小楚也多吃點!”
王教授眉開眼笑,看著兩個年輕人吃飯比自己吃還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