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就跟譚媛預料中的一模一樣,當她再次看到羅琳琳跟田翠英的時候。
兩人又跟從來沒有發生過矛盾一樣,又再次親親熱熱的出現在譚媛的麵前。
她們兩個的友情能走多遠,到底怎麼樣,都跟譚媛沒有一點關係,她也不關心。
時間太緊,她現在需要乾的事情太多,哪裡有空管她們。
一大早大隊長就過來登記點找過她,讓她把登記點的活乾完直接過去去趙家。
實際上大隊長都恨不得讓譚媛直接去趙家,登記點的活直接交給彆人。
隻不過彆人不知道譚媛現在在幫大隊做事,要真這樣做的彆人會說閒話的。
譚媛將工分本放下,好好鎖進櫃子裡,又才急匆匆的往趙家跑。
昨天半夜,趙老漢就背著趙小六從縣裡回來,命是救回來了,就是燒得太久,耳朵出了問題,現在聽不見了。
趙家一家子人都被籠罩在一片陰雲當中,一家子人在堂屋從半夜坐到天亮。
縣裡說這耳朵可能還有救,不過縣裡沒得辦法,可能得去市裡。
去縣裡治病的錢趙家都掏不出來,更彆說是去市裡了。
趙小六的耳朵注定沒得辦法醫治,隻不過他才兩歲,想到兒子這輩子都隻能這麼過去,什麼都聽不見,吳玉華這心就跟揪著一樣的痛。
不想當著丈夫公公孩子的麵哭,她努力將眼淚憋回去,隻是回到房間之後她的眼淚掉了又掉,根本停不下來,不過一會的功夫,兩隻眼睛都腫成了核桃大小。
吳玉華一走,趙老漢跟兒子趙武兩個人都沒有說話,隻是很少抽煙的趙老漢掏出許久沒有用過的水煙袋,抽了一口又一口。
“爹,我去隔壁找錢叔,讓建國帶帶我…這孩子總不能就這麼耽誤了。”
再跟大隊這邊求求情,他就不在大隊上工了,以後跟著邊建國兩個人去縣裡討生活,賺的是辛苦錢,但也總歸能賺到點錢,攢個三年五載的也能去一趟市裡醫院。
小六子還這麼小,怎麼能聽不見呢……
“爺,我也不上學了,我回家來上工,下了工我就去撿牛糞,編竹筐!”
趙德龍從小就喜歡讀書,更知道自己能讀書不容易,是家裡拚了命的省吃儉用才得來的機會,所以他格外珍惜,成績也是在學校數一數二的。
可是跟弟弟的耳朵比起來,這些都沒什麼,他現在已經讀到了初中,對村裡的孩子來說,這個文化已經很高了,再說現在又不能考大學,繼不繼續讀下去又有什麼要緊。
話剛一落地,趙老漢手裡的水煙袋就猛地往地上一砸,他氣得胸口都是一起一伏的。
“不行,這個書你必須讀下去!”
彆的小的也就算了,但是老大這個書必須繼續讀下去,為了讓他讀書,家裡已經付出太多,家裡對他寄以厚望,隻要讀完高中,就有機會在村裡競選乾部,以後也能拉拔拉拔其他兄弟。
至於這些小的,就當他這個當爺爺的對不起他們吧。
“哥,爺說得對,這個書你必須讀下去,咱們家以後都得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