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眾多鄰居對張建華家充滿了羨慕嫉妒恨,但也隻能在背地裡默默的說幾句風涼話,還不敢拿到明麵上來說。
不然一個侮辱軍烈屬的罪名就不是他們能夠承擔的,輕則批鬥,重則勞改丟工作。
對於他們的看法,張建華根本就不在意。
之前就不怕他們,如今有了老爹的烈士身份,就更加不用在意他們了。
不僅如此,因為父親被確定為烈士,軋鋼廠調整了母親王小蓮的工作崗位,給了她一個七級辦事員的身份,從事婦聯工作。
這讓張家在院裡的地位又拔高了一截,再也不是昔日那般被欺負的對象了。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間又過了三個月。
易中海確實有天賦,最終還是晉升為八級鉗工,儘管屬於八級墊底的那種,但八級就是八級。
八級工人就是工人裡麵的天花板,身份地位極高。
成為八級鉗工之後,易中海無論是四合院還是在廠裡,地位都提升了一大截。
軋鋼廠八級鉗工,自動成為工廠鉗工的考官之一。
為了自己的前途,一般情況下,大家都不會輕易得罪他們,就是車間的管理人員對他們也很客氣。
礙於易中海八級鉗工的身份,四合院新搬來的三戶人家,對他不敢說是言聽計從但也不會輕易得罪。
隻要不是太過分的事,他們基本上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此一來,易中海等於是天然的擁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住戶支持。
再加上劉海忠和閻埠貴在性格上有著明顯的缺陷,兩人一個貪婪一個做夢都想著當官,更加有利於易中海對四合院的改造和掌控。
具體做法上,易中海還是按照聾老太太的指點行事。
經過這段時間的口口相傳,聾老太太軍烈屬的身份在四合院流傳開來。
除卻個彆熟悉情況之人,多數鄰居還真以為聾老太太就是軍烈屬,即便知道之人,本著不得罪人的心思,一個個也沒有往外說。
這個時候,易中海通過照顧聾老太太,道德君子的人設進一步鞏固。
易中海這個人雖然有著自己的小心思,但很會裝人,在外人看來,這就是一個道德模範,工作認真,團結鄰裡,照顧老弱。
之前的那些行為,也是為了集體榮譽,在道德上沒有什麼汙點。
對於易中海主動照顧孤寡老人的好人好事,街道辦趙乾事特意提出表揚,號召四合院的住戶向他學習。
在易中海的操作下,他的名聲不僅僅在南鑼鼓巷,就是在紅星軋鋼廠也好了起來,說起他絕大多數人都會豎一個大拇指。
將張建華前段時間操作導致其聲譽降低的情況挽回了不少。
除此之外,他在處理四合院日常事務上,隻要不涉及到賈家,他基本上能做到公平公正,在四合院的口碑也好了起來。
如今不服易中海的住戶也就寥寥幾家,而且這幾家也不是那種生事之人,隻不過就是不配合易中海的計劃而已。
很顯然,易中海並不滿足於此,他開始排擠這幾家人。
除卻張建華家因身份特殊,許富貴明確搬離外,其餘幾家都遭到了易中海的對付。
在易中海的示意縱容下,但凡這幾戶人家吃好吃的,賈張氏就主動拿著自家的大海碗上門討要,不給就撒潑打滾。
不僅如此,他還在胡同口說人家的壞話,敗壞人家的名聲。
一旦人家提出報警或者找找街道辦評理,易中海就會站出來批評賈張氏,然後就以優秀四合院為借口,拉攏大部分鄰居,不讓當事人報警或者找街道辦。
這些人礙於易中海和鄰居們的道德綁架,隻能咬牙同意由院裡的管事大爺處理。
每次到了最後,三位管事大爺都會象征性的給賈張氏一點處罰,就將此事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