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人們對傳統節日非常重視,尤其是過年。
彆看距離過年還有五天,但已經有了年的味道,大街小巷洋溢著節日的歡樂氛圍。
感受著這濃濃的年味,張建華的心情也變得格外舒暢。
晚上,一家三口吃過飯之後,說起了年前的安排。
“我準備明天去一趟烈士陵園看看我爸,然後抽空拜訪一下幾個老師。”他爸被追認為烈士之後,當年就搬進了烈士陵園。
“你明天先去拜訪你老師,我和曉蘭明天找領導請假,後天咱們一起去烈士園。”王小蓮想了想道。
張建華點頭答應下來。
隨後母子三人又聊了一會,然後就各自去休息了。
次日,張建華帶著禮品去拜訪幾位老師,第一個是他的研究生老師劉永謙。
“建華來了,快請進。”師母看到是張建華,熱情的說道。
“師母,打擾您了。”張建華恭敬的說道。
進屋之後,把禮物放在桌子上,然後略帶恭敬對劉永謙道:“劉老師,我來看您了。”
雖說對方並沒有給自己教多少知識,但破格讓自己越過本科生,他還是很感激的。
劉永謙老師見狀,連忙站起身來,臉上露出責備的神色,說道:“來就來了,還帶什麼東西呀!”
張建華笑著解釋道:“也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就是一點煙酒和茶葉。”
劉永謙老師見狀,也不好再推辭。
隨後,兩人一同走進了劉永謙老師的書房。
看著劉老師書桌上的一張設計紙,張建華笑著道:“劉老師,您還是這麼認真,回家還不忘工作。”
劉永謙搖搖頭道:“老師沒你那種天賦,隻能靠努力了。”
對張建華的天賦,劉永謙是打心底裡佩服。
隨後兩人在書房裡坐下來,開始聊了起來。
劉永謙會把自己遇到的一些困難說出來,尋求張建華的解釋。
對劉老師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張建華非常佩服,不是誰都能放下麵子請教自己的學生的。
張建華耐心的回答著老師的一些問題,直到師母叫吃飯,兩人才結束這次交流。
飯後,兩人又聊了一會,張建華才提出告辭。
之後,他又去看了劉昌旭、常鴻濤兩位對他幫助極大的老師,感謝他們昔日的幫助之情。
次日,一家三口去了烈士陵園,祭拜他父親。
祭拜結束之後,三人再往家中返回的時候,恰好碰到了從疆省回來的易中海。
“哥,你看那是不是易中海?”張曉蘭指著不遠處的易中海道。
順著張曉蘭的手指看去,隻見一人背著行李向三人的方向走來,不是易中海還能是誰。
一家三口都不齒易中海的為人,因此並沒有停下腳步等待易中海,反而加快了腳步。
易中海自然也看到了三人,原本還想著三人能幫自己拿行李,沒想到看也不看自己就走了,這讓易中海分外生氣。
不過經過這幾年的支邊工作,易中海的棱角被磨平了不少,很快就忍下心中的怒氣,向著95號四合院走去。
“一大爺,是您?”看到是易中海,傻柱非常激動。
看著傻柱拿著飯盒,易中海笑著問道:“柱子,又出去做飯去了?”
“嗯。”傻柱嗯了一聲,然後伸手接過易中海的一部分行李。
“柱子,家裡怎麼樣,都好著不?”易中海隨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