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建華的治理下,僅僅不到一年時間,京海的經濟就翻了幾番。
不僅如此,在張建華的乾預下,很多先進的製度被引入特區,監督機製更加完善。
上一世因為摸著石頭過河,很多製度並不完善,也走了很多彎路。
如今有張建華這個來自後世之人,直接用了完善後的製度,改革效果自然拉滿。
看到京海的成功之後,反對改革的聲音小了很多,上麵趁機開啟了全麵的改革開放。
到了這裡,張建華認為自己的使命完成了,於是他找到聶主任,提出要回歸研究工作。
“聶主任,如今京海已經早上了正軌,我是不是該回來了?”張建華認為自己不是當官的料,因此想要辭掉京海市市長一職。
“建華同誌,你可要想清楚,以你在京海的功績,隻要不出問題,幾年後就是實權副部級,未來未必沒有機會超越我,真能舍得?”聶主任笑著說道。
張建華搖搖頭道:“這有什麼舍不得的,我就不是當官的料,還是搞研究適合我。”
“行,我同意了。”聶主任直接答應下來。
張建華在京海的執政思路他們都看到了,上麵已經根據京海的各項製度製定了改革開放政策,他留在那裡的意義已經不大了。
若非當初大家都不知道怎麼搞改革,他也不會同意張建華去京海市。
畢竟屬於他的舞台還是研發。
“事實上,我們已經討論過你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了,原本打算等這一屆結束之後再調你回來,沒想到你現在就提出來了。”沒等張建華開口,聶主任繼續道。
張建華沒有說話,認真聽聶主任的安排。
“我準備推薦你擔任航空研究院的院長,你有什麼想法?”聶主任問道。
張建華試探性的問道:“主任,能不能讓我隻搞研究?”
“建華,我知道你隻想搞研究,但有時候發揮集體的力量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很多人都屬意你擔任院長,這個位子非你莫屬。”聶主任搖頭否決了張建華的想法。
“讓我擔任院長也行,您得給我配一個管理日常工作的常務副院長。”
張建華在心裡權衡利弊後,覺得如果無法推脫這個院長職務,那麼至少要爭取一個得力的助手來處理日常事務,這樣他就能有更多的時間搞研究了。
聶主任聽了張建華的要求,直接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談話結束後,張建華回家待了兩天便馬不停蹄地趕回了京海。
一到京海,張建華就迫不及待地找來周仲平進行工作交接。
他辭職後上麵詢問過他對下一任領導班子的意見,張建華推薦了周仲平擔任市長,至於書記他並沒有推薦。
如今的京海和之前的可不同,盯著的人太多了,以周仲平的資曆還不足以擔任書記,因此他並沒有推薦書記,讓上麵直接任命。
“仲平,我已經向上麵推薦了,由你來擔任市長。”張建華見到周仲平後,開門見山地說道。
周仲平一聽,頓時激動不已,連忙說道:“謝謝張市長!”
接著詢問道:“是不是由您擔任書記?”
張建華微笑著搖了搖頭,解釋道:“不是,我要去航空研究院擔任院長了。”
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是我主動辭職的。”
“這……”
“行了,其他的什麼也彆說了,咱們還是早點交接工作。”張建華知道他想說什麼,擺手製止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