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決定先調查一下目前教育和醫療工作現狀。
通過調查發現,國家目前的現狀並不是自己擔心的問題,如今還尚未出現醫療資本化的問題。
主要問題反而是醫療資源不足,嚴重缺乏醫生和藥品。
知道這個情況之後,他開始理解上麵的做法了,於是決定暫且不提這個問題,等有了問題之後再提自己的建議。
教育也是,如今並沒有出現資本化的問題,也是教師隊伍和校舍的不足。
暫且放下對教育醫療的關注,張建華將全部心神都放在了研發工作上。
時間一晃來到了1990年夏,距離蘇熊解體隻剩下1年多了。
蘇熊國內的問題越發嚴重,各種生活用品奇缺,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了罐頭換飛機的事。
“爸,我想去西北?”張琦開口道。
張建華並沒有第一時間給予反對,而是問道:“說一說你去西北的原因?”
“西北貧困,我想到最貧困的地方去鍛煉。”再有一個月他就要從人民大學畢業了,他給自己的規劃是從政。
“去西北鍛煉,聽上去不錯,不過你能帶給西北什麼?”張建華反問道。
“這……我還沒想好,從基礎開始改變吧?”張琦不是很自信的回答道。
張建華搖搖頭道:“你剛剛本科畢業,就是一普通的科員。
就是去了西北又能改變什麼?即便有好的點子和政策又有誰聽你的?
爸給你的建議是繼續讀書,等碩士畢業之後先去中央部委工作,鍛煉你的全局能力,同時順便拿到在職博士學曆。
以你的學曆和能力,五年後升個處級不難,那個時候在去西北工作,就能以一縣縣長或書記起步。
那個時候你救能力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建設西北。”
張建華沒敢說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家世,這小子這會正是理想爆棚的時候,覺得不靠家世也能改變世界。
事實上,張建華給他的建議是最適合他的。
五年後去了一縣任職,自家可以找公司去那個縣投資,發展經濟不難。
以他的學曆和自己的人脈資金,將來未必不能進部或者政事堂。
相反若是現在就去了基層,以他的性格,就是彆人算計的棋子,隻會把熱情浪費在算計上,最終失去了從政初心。
“小琦,聽你爸的,作為科員你即便再有能力也無從施展,隻能浪費時間。”安娜在邊上勸道。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安娜如今掌握的資金早已突破了百億美金,擁有很多公司的股份,在商界的影響力非常大。
這段時間在張建華的建議下,扶持了好幾個公司從事對蘇的貿易,主要目的是規勸那邊的科研工作者來夏工作。
張琦也就是看了新聞報道,突然間心血來潮,事實上並沒有對自己的未來有長遠的規劃,最終還是決定接受他爹的建議。
雖然叛逆,但也不是不懂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