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繼續。
“張老,據我所知您那時候的研發環境非常差,是什麼樣的一種信念支持您一直堅持到今天呢!”記者繼續問道。
張建華搖了搖頭否定了記者的說法。
“你這種說法不對,國家一直以來對我們這些研究人員都非常照顧,即便在困難時期也儘量保證我們的食物供給。”
張建華這話還真沒說錯,是有研究人員被批鬥的情況,但總體上他們這些人的待遇都非常高,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比官員的待遇還高。
就是現在,他們的待遇也非常高。
住房有國家幫助解決,而且安全有保障,距離上班的地方基本上步行十幾分鐘就到了。
工資不說多高,但比起一般人高多了。
當然楞要拿他們的工資和科學家比,那自然是不能比的,那是市場選擇的結果,雖然不合理,但也從側麵表明了國家的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
“那您認為明星的工資高於科學家合不合理?”記者拿出了網絡上經常被討論的話題。
張建華笑著道:“你這小同誌要搞事情。”
記者沒有說話,而是恭敬的看向張建華,傾聽他的答案。
“我認為合不合理不管用,那些公司願意支付他們那麼多的酬勞我也沒辦法,但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一問題遲早會解決的。”張建華沒有再繼續談下去。
他是一個科學家不是政府官員,這些社會問題不是他該考慮的,他也考慮不明白。
觀眾正通過直播收看張建華的采訪,很多人對他的豁達心胸給予了高度讚揚。
隨後,張建華又回答了一些其他問題,然後結束了采訪。
這一天,張建華收獲了上億粉絲,所有的明星大腕都得靠邊站,全網都是他的傳說。
當然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對鷹醬等國來說,張建華就是他們的仇人,恨不得扒皮抽筋的那種。
結束采訪之後,張建華率先收到了家人們的崇拜。
“爺爺,您是我的偶像!”
“對,也是我的偶像!”
幾個孫子外孫子搶著說道,這一天是他們全家的榮耀時刻。
張建華笑了笑道:“爺爺我的時代已經過去,接下來就屬於你們了。”
“爺爺,您太厲害了,我要向您學習,也從事科學研究。”說話的是他的小孫子張銘。
他今年16歲,但已經表現出了驚人的天分。
若非張建華有外掛,還真比不上自己的小孫子,還在上高中的他就已經自學完了大學數學,極其優秀。
張建華對他非常看著,倒並不是接收自己的衣缽。
而是他認為一個家族,要有各色各樣的人才,隻有這樣才能永久的傳承下去。
如今的張家已經站在了夏國的頂層,隻要不遇到天災人禍,將會永久的處在高層,名副其實的統治階層。
對於這一切,張建華並沒有想著改變。
一是他也是既得利益者,不會主動破壞。
二是夏國的階級固化已經非常嚴重了,不是他能改變得了的。
不過他也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一現象終究會被掃入塵埃,就像曆史長河中消失的奴隸製、封建剝削製。
今天的階層固化,放在未來的某一天看,未必不是現在看奴隸製的感觀。
“好,爺爺支持你。”張建華回過神道。
隨後一家人進行了聚餐,張建華告誡大家,一定要保持低調,做事可以高調但做人一定要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