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餘燼:反攻之議
孫元良站在指揮部內,看著地圖上那片用鮮血染紅的淞滬大地,心中湧起一股豪情與壯誌。他剛剛向眾人宣布日軍全麵撤退的喜訊,可此時,一個大膽的念頭在他心中悄然萌生——提前反攻,奪回淞滬的絕對控製權。
片刻後,孫元良毅然拿起電台,向上級發出了詢問:“報告,日軍在淞滬地區已現頹勢,全麵撤退。我部請示,是否提前組織反攻,一舉奪回淞滬控製權?”電波帶著他的決心,迅速傳向遠方。
在等待上級回複的間隙,指揮部內的氣氛既緊張又興奮。
參謀們圍在地圖旁,開始熱烈地討論反攻的可能性。年輕的參謀小張指著地圖上日軍的撤退路線,興奮地說道:“師長,日軍如今士氣低落,且物資匱乏,我們若此時反攻,定能打他們個措手不及!”他的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仿佛勝利已然在望。
朱赤卻微微皺眉,冷靜地分析道:“雖說日軍處於劣勢,但我們也不可掉以輕心。經過連日激戰,我軍同樣傷亡不小,兵力和物資都需要一定補充。而且,日軍撤退途中必然會設置重重防線,以防我軍追擊。”他的話語如同一盆冷水,讓熱烈的氛圍稍稍冷靜了下來。
孫元良點了點頭,目光深沉:“朱赤說得在理。我們不能盲目衝動。但此次日軍敗退,確實是我們收複失地的絕佳時機。我們要做好充分準備,製定詳細的反攻計劃。”他轉身看向作戰參謀,下令道:“立刻統計我軍當前的兵力、武器彈藥以及物資儲備情況,越快越好。”
與此同時,日軍營地內,指揮官們正為撤退的事情焦頭爛額。“將軍,中國軍隊似乎有反攻的跡象,我們該如何應對?”一名軍官焦急地問道。日軍指揮官臉色陰沉,咬牙切齒地說道:“中國軍隊果然不會輕易放過我們。命令部隊在撤退沿途設置堅固防線,埋設地雷,布置鐵絲網,絕不能讓中國軍隊輕易突破。”他心裡清楚,這一場撤退,必將是一場艱難的斷後之戰。
在蘇州河沿線,中國軍隊的士兵們也得知了可能反攻的消息。新2獨立旅的士兵們雖然疲憊不堪,但依然士氣高昂。“弟兄們,要是能反攻,咱一定要把小鬼子徹底趕出淞滬!”一名士兵大聲喊道,周圍的戰友們紛紛響應,呐喊聲在陣地上回蕩。
而在後方的醫療營地,醫護人員們也在緊張地忙碌著。受傷的士兵們被源源不斷地送來,醫生們爭分奪秒地進行救治。“一定要讓這些戰士們儘快康複,他們還要參加反攻,保衛我們的國家!”一位老醫生一邊給傷員做手術,一邊堅定地說道。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上級的回複終於來了。“孫元良部,反攻之事需謹慎斟酌。雖日軍敗退,但仍有相當戰力,且國際形勢複雜。現命你部繼續監視日軍動向,加強防禦,同時做好反攻準備,等待進一步指令。”孫元良看完電文,微微歎了口氣,他明白上級的顧慮,但心中那股反攻的火焰卻並未熄滅。
他召集軍官們,傳達了上級的指示:“諸位,雖然暫時不能立刻反攻,但我們要做好萬全準備。各部隊繼續加強訓練,提升戰力。後勤部門要加快物資調配和補充,確保我們有足夠的彈藥和糧食。情報部門要密切關注日軍的一舉一動,一旦有可乘之機,我們絕不放過。”
接下來的日子裡,淞滬戰場上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又充滿期待的氛圍。中國軍隊一方麵嚴密監視日軍的撤退行動,另一方麵積極進行反攻準備。士兵們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不斷演練各種戰術動作;後勤人員日夜不停地運輸物資,將一箱箱彈藥和糧食送到前線;情報人員深入敵後,收集日軍的最新情報。
在一次偵察任務中,情報小組發現日軍在一處山穀中設置了一個臨時彈藥庫,防守相對薄弱。這個消息迅速傳回指揮部,孫元良和朱赤等人立刻展開討論。“師長,這是個好機會。我們可以派出一支小分隊,突襲這個彈藥庫,進一步削弱日軍的戰鬥力。”朱赤建議道。
孫元良思考片刻後,點頭同意:“好,就這麼辦。挑選精銳士兵,務必行動迅速,一擊即中。”很快,一支由五十名精兵組成的小分隊在夜色的掩護下出發了。他們沿著崎嶇的山路,小心翼翼地靠近日軍的彈藥庫。
當小分隊接近目標時,發現日軍的警戒比想象中還要鬆懈。原來,日軍指揮官認為這裡地處偏僻,且中國軍隊忙於準備反攻,不會有精力來進行小規模的突襲。“弟兄們,看準時機,行動!”隊長低聲下令。士兵們如鬼魅般迅速接近日軍崗哨,三兩下便解決了守衛。
隨後,他們在彈藥庫中安置好炸藥,迅速撤離。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日軍的彈藥庫被炸毀,火光衝天。日軍指揮官得知這個消息後,暴跳如雷,卻又無可奈何。
這一次成功的突襲,讓中國軍隊的士氣更加高漲。而孫元良也在等待著那個合適的時機,準備向上級再次請命反攻,徹底將日軍趕出淞滬,奪回這片飽經戰火的土地的控製權。在這片彌漫著硝煙與熱血的土地上,中國軍人的信念如鋼鐵般堅定,他們堅信,勝利必將屬於自己,屬於偉大的祖國。
喜歡鋼盔與熱血:德械師抗日風雲請大家收藏:()鋼盔與熱血:德械師抗日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