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河渾濁的水麵上漂浮著破碎的蘆葦與彈片,晨霧被炮火撕裂成絮狀,化作硝煙中扭曲的灰影。
張治中將軍的望遠鏡鏡片蒙著層薄薄的水霧,分不清是露水還是冷汗。北岸的蘆葦蕩突然晃動起來,數百麵膏藥旗如同腐爛的毒蘑菇,在重型裝甲車的轟鳴聲中刺破晨霧。
"各連注意!機槍手三點鐘方向!"
參謀長的嘶吼混著刺耳的防空哨聲。戰壕裡,士兵陳阿毛的刺刀已經第三次磨出火星,他望著不遠處逐漸清晰的日軍鋼盔,喉結滾動著咽下恐懼。這個來自浙江的年輕農夫突然想起臨行前母親塞進行囊的護身符,此刻正被汗水浸透,黏在胸口發燙。
日軍的炮擊比預想中來得更早。第一發炮彈在離指揮部二十米處炸開,震得張治中手中的紅藍鉛筆啪嗒落地。副官半個身子探進掩蔽部:"司令!左翼發現三個聯隊的坦克集群,正沿滬寧鐵路快速推進!"話音未落,又一名通訊兵跌跌撞撞衝進來:"報告!南翔方向出現大量日軍汽艇,他們要包抄我們側後!"
張治中死死攥住地圖邊緣,指腹在劉家行的標記上反複摩挲。
日軍分三線同時進攻的戰術,不僅打破了常規的鉗形攻勢,更將第九集團軍的防線撕扯成脆弱的碎片。他抓起軍用電話,聽筒裡的電流雜音中夾雜著隱約的爆炸聲:"給我接炮兵旅!命令他們立刻向...不,等一下!"
指揮部外突然傳來淒厲的慘叫,緊接著是此起彼伏的機槍掃射聲。
張治中掀開帆布簾,隻見三名傳令兵倒在血泊中,其中一人還死死攥著染血的作戰地圖。參謀長衝過去搶過地圖,驚呼聲卡在喉嚨裡——日軍的進攻路線上,密密麻麻畫滿了紅點,如同毒蛇身上的斑紋。
南京總統府的防空洞內,鎢絲燈在搖晃的氣流中忽明忽暗。
蔣介石將最新戰報重重拍在紅木會議桌上,煙灰缸裡堆滿焦黑的雪茄頭:"分三線進攻!這分明是要將我們置於死地!"何應欽的放大鏡從地圖上的蘇州河防線緩緩上移,鏡片後的眼睛眯成細縫:"委座,這樣的攻勢需要極強的後勤保障,日軍很可能動用了華北戰場的預備役。"
白崇禧突然扯下軍帽摔在桌上,露出被汗水浸透的鬢角:"日本人這是在賭國運!他們想在國際乾涉前速戰速決,拿下南京!"
會議室的空氣仿佛凝固,隻有參謀們急促的腳步聲在水泥地上回響。蔣介石摘下金絲眼鏡,用手帕反複擦拭鏡片:"給薛嶽發報,命他率部不惜一切代價馳援蘇州河。告訴各戰區,即日起進入最高戒備狀態。"
與此同時,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會議室內,水晶吊燈在劇烈的爆炸聲中搖晃。英國領事瓊斯的威士忌酒杯摔在波斯地毯上,琥珀色的酒液在"臨時安全區協議"文件上暈開:"重光葵先生,貴軍的重炮已經摧毀了租界電廠!這是赤裸裸的侵略!"
日本總領事慢條斯理地將懷表收入馬甲口袋,鏡片後的目光如同淬毒的鋼針:"諸位應該明白,大東亞共榮圈的建立需要短暫的陣痛。"他指尖劃過協議末尾的簽名欄,走廊外突然傳來重物倒地的悶響——兩名工部局警衛被日本憲兵架了出去。
婁塘鎮的斷壁殘垣間,孫元良將軍的指揮部已被硝煙染成黑色。
王鐵成的大刀終於在第七次格擋中崩裂,他看著逼近的日軍坦克,突然想起新婚妻子繡的鴛鴦枕套。"營長!機槍連全體殉國!"通訊員的喊聲被火焰吞沒。王鐵成摸出懷中的全家福,照片上妻子的笑容在火光中忽明忽暗。他將照片塞進戰友手中,抓起捆滿手榴彈的炸藥包:"告訴嫂子,下輩子..."
爆炸聲響起的瞬間,彭善妹正在溶洞醫療站為傷員截肢。沒有麻藥,傷員咬著毛巾的嘴已經滲出血絲。李伯顫抖著點燃酒精燈:"小彭,最後一點酒精了..."洞外傳來密集的槍聲,擔架員跌跌撞撞衝進來:"彭醫生!日軍搜山了!"
彭善妹的剪刀懸在半空,突然想起朱赤將軍臨終前的囑托。她轉身掀開岩壁後的暗門,那裡藏著二十三名重傷員。"李伯,你帶他們從後山走。"她將最後半瓶雲南白藥塞進老人手中,"我來斷後。"
長沙湘江碼頭,周明遠的船隊正與巨浪搏鬥。老船工王阿水的手掌被船舵磨得血肉模糊,江水裹挾著彈片擦著船舷飛過。"左滿舵!避開漩渦!"周明遠話音未落,一顆炮彈在前方炸開,木船劇烈傾斜,幾名學生抱著藥箱落入江中。
"救人!保住藥品!"周明遠跳入刺骨的江水,抓住一名正在下沉的同學。當他奮力遊回船上時,發現裝著盤尼西林的木箱正在江麵上漂浮。他發瘋般撲過去,指甲在木箱上抓出深深的血痕。
重慶黃山官邸,宋美齡的鋼筆在信紙上頓住。窗外的防空警報與南京的急電同時響起,秘書捧著最新戰報的手在發抖:"夫人,蘇州河防線左翼已被突破,張治中將軍請求空中支援。"
宋美齡凝視著信紙上未乾的墨跡,那句"我的祖國正在流血"突然變得滾燙。她摘下珍珠耳環,將它們放入信封——這對陪嫁首飾,或許能換來十架戰鬥機。當她提筆寫下最後一個字時,遠處傳來轟炸機群的轟鳴,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雷霆之怒。
暮色中的蘇州河防線,張治中將軍拔出配槍指向天空。薛嶽的援軍尚未抵達,戰壕裡的士兵們已經用刺刀和石塊組成最後的防線。"兄弟們!"他的聲音穿透硝煙,"還記得黃埔校訓嗎?"回應他的,是上千聲嘶啞的怒吼:"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南京總統府的窗前,蔣介石將電報揉成紙團。窗外的晚霞如血,染紅了整個紫金山。他轉身走向作戰室,皮鞋踏在青磚上的聲音格外沉重:"通知李宗仁、閻錫山,準備發起全線反擊。既然日本人背信棄義,那就讓他們知道,中國人的骨頭,比他們想象的更硬。"
喜歡鋼盔與熱血:德械師抗日風雲請大家收藏:()鋼盔與熱血:德械師抗日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