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下的溫情
暮色四合,晚霞將練兵場染成一片金紅。李雲龍背著手在營區溜達,手裡把玩著半根沒抽完的旱煙,耳朵聽著遠處傳來的訓練聲,心裡盤算著最近的戰事。路過三連營房時,他突然瞥見兩個身影坐在土坡上,定睛一看,竟是周明和山本。
李雲龍下意識地往旁邊的矮牆後躲了躲。
往常他最看不慣戰士們磨磨唧唧談些家長裡短,可不知怎的,此刻卻鬼使神差地停下腳步。
隻見周明手裡拿著根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山本則歪著頭,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時不時用生硬的中文提問,急得手舞足蹈。
“這個字,為什麼是‘和’?”山本指著地上的字,眉頭擰成了疙瘩。
周明笑了笑,用樹枝在“和”字旁邊又畫了個簡易的糧倉,“你看,左邊是‘禾’,代表糧食,右邊是‘口’,大家都有飯吃,不打仗,就是‘和’。”
山本恍然大悟,嘴裡念叨著“和,和平”,突然又想起什麼似的,從懷裡掏出個小本子,上麵歪歪扭扭記著不少漢字。他翻到其中一頁,興奮地指著上麵的字,“周明,你看,我今天學了‘家’,有房子,下麵有豬,就是家!”
李雲龍看著山本那副認真的模樣,不禁想起剛抓到這些日本兵時,他們一個個眼神凶狠,跟吃人的狼似的。再看看現在,山本說起話來雖然磕磕巴巴,可那眼神裡透著的真誠,倒是像個剛開始識字的孩童。
正當他看得入神時,遠處傳來一陣腳步聲。李雲龍趕緊貓著腰,往矮牆後又縮了縮。原來是小林抱著一摞舊報紙跑了過來,嘴裡喊著:“周明,山本,我找到好東西了!”
三人圍坐在一起,小林小心翼翼地展開報紙。那是張不知從哪兒撿來的舊報紙,邊角都已經磨損,可上麵的內容卻讓三人來了興致。報紙上印著一幅和平鴿的插圖,旁邊還有幾行字。
“這個,是和平鴿。”周明指著插圖解釋道,“在我們中國,鴿子代表和平,等打完仗,到處都會是這樣的景象。”
山本和小林目不轉睛地盯著插圖,眼中滿是向往。小林突然用不太標準的中文說道:“我想家了,想媽媽做的飯,想和小夥伴們一起釣魚。”說著說著,聲音漸漸低了下去。
周明拍了拍小林的肩膀,“等戰爭結束,你就能回去了。到時候,我們一起在和平的日子裡釣魚。”
山本也跟著點頭,“對,我們還要幫這裡的老百姓重建家園,種好多好多糧食,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
李雲龍躲在牆後,聽著這些話,心裡像被什麼東西撞了一下。他回想起自己剛當團長那會兒,滿腦子就想著多打勝仗,多殺鬼子。可現在看著這些曾經的敵人,如今竟和自己的戰士坐在一起,憧憬著和平的未來,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夜色漸濃,周明他們起身準備回營房。李雲龍悄悄跟在後麵,看著三人的背影越走越遠。快到營房時,山本突然停下腳步,從口袋裡掏出幾顆乾癟的野果,分給周明和小林。三人站在月光下,你一言我一語地分享著野果,時不時傳來幾聲笑聲。
李雲龍站在原地,望著那三個漸漸融入夜色的身影,臉上不自覺地露出了笑容。這笑容裡,有欣慰,有感慨,更有對未來的期許。他想起趙政委常說的話,“戰爭終會結束,和平才是人心所向”。此刻,他似乎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第二天清晨,李雲龍像往常一樣去訓練場巡查。路過三連時,他特意多看了周明幾眼。隻見周明站在隊伍裡,身姿挺拔,眼神堅定,再也不是那個整天魂不守舍的小夥子了。
訓練結束後,李雲龍把周明叫到跟前,上下打量了一番,“小子,最近長進不少啊!”
周明挺了挺胸膛,“報告團長,多虧了大家的幫助,我明白了,隻有打跑鬼子,才能給更多人一個和平的家。”
李雲龍滿意地點點頭,伸手拍了拍周明的肩膀,“好!有這覺悟就對了!不過,可彆以為會認幾個字,就了不起了,訓練上還得再加把勁!”
“是!保證完成任務!”周明大聲答道。
看著周明遠去的背影,李雲龍又想起昨晚看到的那一幕。他知道,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不僅有血與火的較量,更有著人性的光輝在閃耀。這些跨越國界的情誼,終將彙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照亮勝利的道路。
喜歡鋼盔與熱血:德械師抗日風雲請大家收藏:()鋼盔與熱血:德械師抗日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