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白金漢宮,柔和的燈光灑在裝飾華麗的會客廳中,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神色凝重地站在女王麵前,內心滿是對遠東局勢的憂慮與思索。
“女王陛下,如今日本野心勃勃,其在遠東地區的擴張步伐愈發迅猛,已經嚴重威脅到我國在東南亞的利益。”丘吉爾微微躬身,聲音低沉而有力,“與中國結盟一事,必須慎之又慎。”
女王微微頷首,目光中帶著探究:“首相先生,詳細說說你的看法吧。”
丘吉爾走到一旁的地圖前,手指重重地落在中國與東南亞的交界處:“陛下請看,中國目前正深陷抗日戰爭泥潭,雖然他們展現出了頑強的抵抗意誌,但日本的軍事力量不容小覷。一旦我們與中國正式結盟,很可能會將英國直接卷入這場戰爭。日本對任何阻礙其擴張的勢力都不會手下留情,我們在遠東的殖民地必將成為其攻擊目標。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區,一旦遭受日本大規模進攻,我們能否守得住,還是個未知數。”
“可之前喬布斯的報告中,也提到了中國抗戰對遏製日本擴張的重要性,而且中國軍民的抗戰決心也很堅定。”女王提出疑問。
“陛下,這確實不假。”丘吉爾歎了口氣,“但我們必須從更長遠的戰略角度考慮。目前歐洲局勢也日益緊張,德國的野心昭然若揭,我們在歐洲的軍事力量已經捉襟見肘。如果再在遠東投入過多精力和資源,很可能會顧此失彼。而且,中國內部政治局勢複雜,蔣介石政府能否完全掌控局勢,帶領中國走向抗戰勝利,還存在很大變數。”
此時,外交大臣緩緩開口:“首相說得對,我們還需考慮國內民眾的態度。英國百姓經曆了多年的和平,一旦因為與中國結盟而卷入戰爭,必定會引起民眾的恐慌和不滿。這對我們政府的支持率和國內穩定都將產生巨大衝擊。”
丘吉爾繼續說道:“再者,與中國的合作細節也是個難題。滇緬公路的管理權、物資援助的分配等問題,都需要雙方進行艱難的談判。我們不能輕易在這些關鍵問題上做出讓步,否則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合作效果,還可能損害英國的利益。”
女王沉思片刻:“那依首相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難道就完全放棄與中國的合作嗎?”
“當然不是,陛下。”
丘吉爾目光堅定,“我們可以采取一種更為靈活的策略。一方麵,繼續派遣軍事顧問前往中國,在不直接參戰的前提下,為中國軍隊提供一接戰術指導和軍事技術支持,幫助他們提升戰鬥力,以此來間接遏製日本的擴張。另一方麵,在物資援助上,我們可以有條件地提供一些非關鍵戰略物資,既展現我們的合作誠意,又不至於讓日本反應過於激烈。”
與此同時,在中國南京,蔣介石也在密切關注著英國方麵的動態。他再次召集何應欽、白崇禧等高級將領和外交官員開會。
“英國方麵雖然派出了軍事代表團,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對與我們結盟仍然心存顧慮。”蔣介石麵色嚴肅,“我們必須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麵,要繼續與英國代表團進行積極談判,爭取更多的援助和支持;另一方麵,也要加強自身軍隊的建設,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英國身上。”
何應欽點頭道:“委座所言極是。我們可以利用英國軍事顧問到來的機會,虛心學習他們的先進軍事技術和戰術經驗,同時加快國內兵工廠的建設,提高武器裝備的自給能力。”
白崇禧補充說:“在外交上,我們也不能隻依賴英國。可以嘗試與其他國家進行接觸,拓寬國際援助渠道。比如蘇聯,他們目前也對日本在遠東的擴張有所警惕,或許我們可以加強與蘇聯的合作。”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中英雙方的談判在緊張而微妙的氛圍中繼續進行。英國軍事代表團在考察中國抗戰情況的過程中,對中國軍隊的實際戰鬥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發現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而在英國國內,關於是否與中國結盟的爭論也愈發激烈。支持與中國結盟的一方認為,中國是抗擊日本的重要力量,給予中國更多支持,有助於維護英國在遠東的利益;而反對的一方則堅持認為,與中國結盟風險太大,可能會將英國拖入戰爭泥潭。
在這種複雜的局勢下,中英兩國的未來合作充滿了不確定性。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到遠東乃至世界的局勢走向,而雙方都在小心翼翼地試探著對方的底線,尋找著最有利於自身的合作方式。這場關乎國家利益與戰爭走向的博弈,才剛剛拉開序幕……
喜歡鋼盔與熱血:德械師抗日風雲請大家收藏:()鋼盔與熱血:德械師抗日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