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曹睿看著那些大臣一個個群情激昂的請求發兵收回失地。
曹睿臉上一臉平靜如水的表情。
心中很是明白。
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之前諸葛亮打過弘農之時主張他遷都鄴城之人。
現在看著局勢剛剛穩住。
又全都一邊倒的主張西進收複失地。
曹睿知道這些人都是一些逢君之惡之輩。
沒有一個是真的知兵之人。
曹睿掃向眾臣之中。
除了這些叫嚷著表忠心收複失地之人,剩下的就是滿寵、曹真、司馬懿這些少數清醒之人。
正當曹睿想要說話之時卻在人群之中看到一個沉默的大臣。
此人低頭沉目,一副老僧坐定之態。
站於眾人之中一言不發。
曹睿知道此人是個知兵之人。
平時從不曾在朝堂之上多言一句。
可今日問他一問也無不可。
“禦史中丞,朕看你一直未發一言。”
“對於今日所議是攻是守,不知愛卿有何看法。”
那人轉身出列先是一拱手,隨之說道。
“臣已多年不習兵事,對於前線戰況也不了解,臣不敢妄言。”
曹睿心中歎了口氣。
心說還是那樣。
可仍不死心的再次問道。
“愛卿也是知兵之人,你對戰事如何看有什麼就說什麼,朕恕你無罪。”
“臣以為眾大臣所說有理。”
司馬懿一聽心中驚訝,心想現在不是用兵之時。
剛想出言勸說,卻看到曹睿那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馬上明白過來曹睿隻是想詢問一下這人意見,沒打算真聽。
其實陛下心中已有了主意。
司馬懿邁出的一條腿,又慢慢收了回來。
“那你是讚成現在對關中用兵。”
“臣不反對,可臣又覺得大將軍與司馬大都督說的也有道理。”
曹睿心中無奈一笑,和沒說一樣,隨之不再問他。
而此時司馬懿也趁熱打鐵說道。
“陛下,現在用兵有四大忌我們不可不慮。”
“愛卿試言之。”
司馬懿一拱手說道。
“其一!”
“張合將軍所率河北十萬大軍主力,一大半都是未經戰陣之兵,倉促上陣恐怕不敵久經惡戰之偽漢軍。”
“訓練整兵需要時間。”
“其二!”
“我國與敵和親,剛剛嫁去公主就又再動刀兵與情不合,恐怕為人詬病。”
“其三!”
“我國剛與偽漢議和,現在盟書字跡未乾就再動大軍討伐之,理由為何,如何說服天下人。”
“再說!”
“那諸葛亮用兵豈非常人能比。”
“在關中夏侯楙手中二十五萬大軍都未能擋住對方。”
“潼關一戰大將軍曹真力戰不敵,還被對方抄了後路占了弘農。”
“如此我方才不得不簽這城下之盟。”
“嗯嗯……!”
司馬懿正侃侃說來。
卻聽到另一列內的曹真嗓子不舒服的嗯了幾聲。
這才接著說道。
“也幸有大將軍帶著四萬兵馬於陝縣擋住了諸葛亮十餘日。”
“要不然洛陽危急。”
“接著大將軍在諸葛亮大軍撤回潼關之後。”
“就曾想帶兵渡過大河於風陵渡反其道而行之偷襲偽漢軍側翼仍中諸葛亮之計,當時是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