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之後經過雙方幾次接觸。
於五日之後。
司馬懿身著大魏官服、手持節杖隻身來到吳營。
看著吳營中軍大帳之外的兩排刀斧手。
司馬懿嘴角輕微一笑,沒有絲毫猶豫,徑直大步走向吳營。
進入大帳。
吳王孫權一身甲胄坐於正中案幾之後。
兩側分彆坐著他吳國的文武謀臣、大將。
謀臣一側還好,武將一側可能因最近雙方正在交手,紛紛對來人怒目而視。
大有一言不合就動手的架勢。
司馬懿毫不畏懼向前走上兩步,於眾人之側對著孫權含首一躬算作行禮。
“大魏天子使節見過吳王。”
“大膽!”
“即是使節,見我大王為何不跪?”
這時一側的淩封看到司馬懿一手持節隻是對著孫權輕輕躬了躬身,連手都沒拱一下就算行禮。
於是馬上出言喊道。
而孫權卻未說話製止,隻是雙眼冷冷的看著司馬懿。
司馬懿也是不慌不忙的看向淩封。
“我為大魏天子特使,手持節杖代表的就是天子,吳王為我大魏所封異姓王,為我大魏天子之臣。”
“豈有天子跪臣子之禮。”
“這位將軍,你太過激動了吧。”
淩封大怒,可一時又不知以何言對之。
司馬懿說的沒錯,明份上孫權的吳王封號卻是魏國天子所封。
這樣說來。
孫權實為割據之諸侯,可名分之上還是曹睿的臣子。
要不然你就彆接受人家的封號。
看到淩封啞火。
孫權這才咳嗽一聲說道。
“不得無理,退下!”
淩封這才回了座位。
隨之孫權笑著對司馬懿說道。
“孤以為魏國會派誰來與我軍請和,沒想到是司馬仲達。”
“今日所來不知仲達帶來何種請和誠意,孤悉聽之?”
孫權說完就一臉戲謔的看司馬懿。
從禮法來說。
孫權是大魏所封之吳王,要是天子使節奉詔而來,孫權也是要起身行禮接詔的。
可孫權隻是名份上是魏國臣子。
實力卻是一方諸侯。
現在孫權與司馬懿對話過程全是坐著。
並有沒起身的意思。
而司馬懿也不想計較這些。
他隻要維護住他大魏使節的顏麵就可以,其他那些再較真也無用。
司馬懿說道。
“在下糾正一點。”
“不是請和。”
孫權臉色一冷!
“不是請和那你來做什麼,不如就此回去你我大軍接著廝殺,戰場之上再見高下!”
“正好我鞘中寶劍新磨,正愁無人能試其鋒利!”
司馬懿卻是說道。
“吳王之寶劍是否鋒利在下不知。”
“可戰場之上吳軍手中兵器已鈍,雙方在這合肥戰場之上再打下去,吳軍必受重創,反而便宜彆人。”
“大膽司馬懿,你敢如此輕視我軍藐視我家大王,真當我軍攻不下合肥嗎。”
司馬懿看向那人有些嘲諷的說道。
“這位將軍。”
“合肥城就在離此地不到一百裡之處,你若有本事儘管率兵去攻,城池自己不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