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達裡善說道。
“國主手書傳令讓我大軍回援,二王子這是要抗王命不成。”
烏爾達裡善一說完,他身邊的數名親兵就悄悄把手放於各自刀柄之上。
二王子把這些全收於眼底。
“將軍,你是國主親兵近衛對國主擔心我理解。”
“可你彆忘了,國主也是我的親大兄,我擔心王城的安危不比你小。”
“可現在我們要是倉促撤軍對麵的漢軍就會拚力壓上來,到時我們很可能於野戰之中被對方擊潰!”
“這是兵家常識!”
“那你說怎麼辦,我們難道就這樣不救王城?”
“當然不行!”
二王子義正言辭的回道。
“國主仍我烏孫國共主,是本王的親大兄,怎能不救!”
“可我們也要想對方法。”
“現在我國所有主力兵馬全壓在此處,隻要我們集中所有力量擊潰當麵漢軍的兩座大寨,到時再回援王都也不遲!”
“王都之中有五千守兵,撐上幾日不成問題。”
二王子說著走到烏爾達裡善麵前語重心長的說道。
“烏爾達裡善將軍,你也是久在軍旅之人,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打敗漢軍。”
這時國相也說道。
“二王子說的沒錯,對方漢軍已是強弩之末,用不了多久我軍就能打敗對方,回援王城!”
烏爾達裡善被二王子所說動。
看著現在國相與二王子都同意繼續進攻,他最終也做出讓步。
“好,我聽你們的!”
“不過,一日!”
“我隻給你們一日時間,如果今日你們拿下下對麵漢軍,明日我親率手下五千鐵騎回援王都。”
“到時誰也不能再阻攔於我。”
說完烏爾達裡善甩手而出,不再聽眾人紛說。
二王子看著烏爾達裡善離去的背影狠狠的說道。
“不識抬舉!”
接下來眾軍開始對著漢軍班壽所部猛攻。
而於後麵督戰的國相與二王子都是各有自己的想法。
國相是真想著快速打敗當前之敵而後回軍王城。
而二王子卻是不急。
在他所負責的進攻一麵,其手下親信部隊隻是在壯聲勢。
喊殺之聲震天響就是沒見怎麼流血。
所有兵馬都是一衝入漢軍弓弩射程之內就後撤。
他不關心王城是否能被攻破,他隻想趁此機會多抓些軍權,至於他那當國主的哥哥。
哼!
二王子心想,他死了才更好!
現在進攻漢軍營寨的隻有國相所指揮的兵馬在血戰。
而烏爾達裡善所率領的國主近衛騎軍無法攻寨,隻能是一旁防備漢軍突然出城反擊。
現在的三方勢力在貌合神離的情況下進攻。
國相率軍猛攻漢軍、二王子的兵馬出工不出力想以此拖時間等待奪權的時機,烏爾達裡善的騎軍卻是無法攻寨,而且隻忠於國主的他隻同意在此等待一日時間。
其結果也可想而知。
那國主要是在此看到現在的情況。
定要後悔自己的製衡策略。
當初他借國相之力登上王位。
給了國相巨大的權力,他也怕到時國相把他取而代之。
所以他並沒有對自己這個有最大威脅的弟弟下手。
而是有意無意的給了他一定的兵權,用以製衡國相的力量。
這也是多年來國相一直想要除掉二王子這個心腹之患而他卻不支持的原因!
再加上他手下烏爾達裡善的五千近衛鐵騎。
這就使朝堂之上達到了一種三方勢力互相製衡的微妙局麵。
製衡是好,可也有一個最大的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