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有些想發怒的曹真,曹爽及時閉嘴不再敢說話。
曹真這才說道。
“我告訴你,打仗不是你想的如此簡單。”
“尤其是諸葛亮這種常帶兵之人,你都能想到的事情,以為他會想不到。”
曹真說著走到地圖之前耐心對曹爽說道。
“你看諸葛亮於整個潼關的布局有何想法。”
曹爽走到近前,這地圖他已看過多遍。
對於上麵的漢軍營寨和兵力分布,他早已了然於胸。
“這有什麼好說的。”
“雙方停戰之地,潼關歸漢軍、弘農與函穀關歸我大魏。”
“諸葛亮失去了戰略緩衝地帶。”
“他在停戰不久就於潼關之外依地勢建起五座大寨用以為潼關之屏障。”
“這不就是一般的防守之態,有何高明之處。”
曹真說道。
“那今日呢。”
“王基、文欽隻是對漢軍南營一個進攻就折進去了三萬兵馬,逃回來的不過數百人。”
“這又怎麼說。”
“難道你管這個也叫一般防守之態。”
曹爽說道。
“這也就是漢軍的一個誘敵之計,如我在前軍定能看出漢軍詭計,不會讓王基犯如此過錯。”
曹真冷笑。
“你如此簡單幼稚,將來必為家族招來大禍。”
“還有你說什麼大軍群起而攻之,還什麼人海戰術,你小子懂什麼叫人海戰術嗎。”
“這種環境地勢之下以人海之術進攻,你是嫌漢軍的弓弩手射的不夠準嗎?”
曹爽隻能低頭聽訓。
“我與你說,這諸葛亮的潼關之外五營,其中三座是虛數,隻是用來遲滯我軍,也就是我軍已攻占的那三座大營。”
“而剩下這兩座才是諸葛亮與我們交鋒的實際對兵線。”
“這分布在潼關兩側的南北二營,卻又以北營最為重要。”
“為父敢說諸葛亮於北營之地存入的兵力甚至於要高過潼關防守的兵力。”
“而今日我軍進攻兩營失利,隻是才發現了諸葛亮的第一招。”
曹爽大驚。
“不會吧,諸葛亮放任險關不守卻集兵以關外營寨對敵。”
“沒什麼不會的,一般將軍用兵都會集中兵力收歸潼關之內,以守險來應對我軍。”
“這樣能堅守上一段時間。”
“可這次雙方兵力對比已接近四比一,諸葛亮知道此法隻能延緩我軍攻破潼關時間,而不能徹底打敗我軍。”
“他這才於潼關之外依勢建出這數座大營。”
“這其中諸葛亮定會埋伏了殺手鐧於內。”
“隻是一個試探我軍兩部兵馬就沒了,這接下的仗很是難打。”
“對方於半山之上依勢建立大寨,就是我軍的霹靂車現在都傷不到他們,很是難對付。”
“除非我軍能一一奪下漢軍主寨之外的所有漢軍防守小寨和據點,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放心大膽用兵,到時霹靂車也能派上用場。”
“所以我才要整支大軍有序進攻,以消耗漢軍精銳部隊。”
“等到拔掉這南北二營之後,才可起大軍攻下潼關。”
“接下來大軍還是穩步進攻,前軍保護、側翼防護都要做到滴水不漏,不給對方一點偷襲我軍的機會。”
第二日。
曹真重新調動兵馬,對著潼關南北大營接連發動進攻。
所有兵馬全出動,一點點的以弓弩手先是清除營外的漢軍據點。
隨後大軍跟進,展開進攻。
如此往來十餘日。
曹真每每以兵力正麵相拚,大軍兩側保護。
再也不給漢軍任何偷襲合圍的機會。
其手下將軍們已經看到王基的下場,沒有人再敢貪功出頭。
全是相互配合著進攻,大軍與大軍之間隨時保持能相互支援的距離。
一步步向前推進。
雖然各營多損耗些兵馬,可再也未出現過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