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旁的郭淮說道。
“諸葛亮統兵有方,我們就算一時得手滅掉他一部兵馬,可仍然無法撼動他的潼關防線。”
“當年他入關中以疲憊之兵橫掃整個關中不給我魏軍一絲反應時間,就可見其用兵不比常人。”
“而且此次諸葛亮肯定嚴懲涉事將領,我們想再進一步恐怕不太可能。”
曹真不服氣的說道。
“伯濟也不要長他人誌氣。”
“這諸葛亮就是再謹慎其手上也不過是十餘萬兵馬,現在被我大軍滅掉一張苞所部,現在他的能戰之兵最多也就七八萬眾。”
“我就不信他還能反攻不成。”
這時張合說道。
“大將軍,進潼關之後不是還有一條水路嗎,我們要不要試試。”
曹真還未說話。
一旁的郭淮卻是說道。
“沒用,風陵渡這條路我們之前早就試過,當年雙方大軍和談之時大將軍就領兵想從風陵渡偷襲潼關之後,可那諸葛亮早有準備。”
“漢軍於渡口之上埋伏了大量兵馬並在渡口之外拉起數道繩索,我軍戰船根本就無法靠岸。”
“整個突襲部隊成了對方弓弩手的活把子。”
張合也是眼神一暗。
抬頭看向潼關方向。
“看來隻有硬拚一條路。”
正在說著一騎快馬來到曹真麵前,把一封加了密封的書信交到曹真手中隨之又打馬而去不做一秒停留。
曹真打開書信一看眼色之中一驚。
郭淮問道。
“大將軍怎麼了?”
曹真看著張合說道。
“儁義讓你猜對了,這北營是換了主將。”
張合與郭淮對視一眼同時看向曹真。
“何人?”
曹真看了眼前二人一眼說道。
“是魏延。”
兩人也是一驚。
郭淮說道。
“那魏延不任武關主將在武關防守荊州兵嗎,怎麼會在這裡,會不會弄錯了?”
曹真說道。
“不會,這就是我在荊州軍中的親信傳出的消息。”
“並且魏延在離開武關之時還帶走了武關一半的兵馬前來支援潼關。”
“現在於宛城磨蹭了一個月的司馬懿終於開始北上進攻武關。”
張合哼的一聲。
“現在他才動,真有他司馬懿的!”
“我大軍已於潼關之前血拚了一個多月,吸引了漢軍於關中的九成兵馬,這時他想起爭功來了。”
這時郭淮也說道。
“大將軍,因諸葛亮要來對付我們,他把大部分的關中漢軍都調到了潼關一線,而武關一線本就隻有漢軍的兩萬兵馬在防守,這下倒好魏延又帶著武關一半的守軍來了潼關方向。”
“這一下漢軍於關中的所有兵力全部壓到了我軍一方。”
“這司馬大都督現在才開始北上真是打的好算盤。”
“大將軍你要小心。”
“我大魏幾十萬兵馬都在你手中,要是司馬懿先一步攻入關中那大將軍以後可就再難壓住那司馬家。”
曹真冷笑。
“哼,朝廷明令我們兩路兵馬同時進攻,我攻潼關、荊州兵攻武關,可他司馬懿於宛城方向停止不前一月有餘,他彆以為本大將軍不知道他在做什麼打的什麼算盤。”
“想爭功沒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