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一個親兵急急跑來。
“報大都督,洛陽方向的漢軍有動靜,好像、好像……!”
司馬懿眉頭一皺。
“好像什麼,快說!”
“漢軍好像在撤軍,多處營地已經在拔營西撤!”
司馬昭一揮手屏退親兵。
“哈哈哈哈!”
司馬懿突然放聲大笑。
“真是想什麼來什麼,我正愁沒有理由向洛陽靠近,這諸葛亮就給我送來一個好借口。”
司馬昭有些疑惑的問道。
“父親何意,這諸葛亮要是現在撤軍,我們就沒有繼續呆在司隸的理由,到時朝堂之上曹睿就會以戰事已了為由,逼我們西撤,荊州已失,到時咱們是撤還是不撤。”
“您還笑,難不成到時我們真要再回返荊州去與漢軍拚命!”
在司馬昭聽來這諸葛亮撤軍不是一個好消息。
可司馬懿卻是看向司馬師一眼。
司馬師這才對司馬昭慢慢說道。
“二弟,現在十幾萬大軍在父親之手,他曹睿現在敢逼父親西撤嗎?”
“我們這位陛下是個聰明人,聰明人也是最務實之人,他們不在乎你有沒有反心,可在乎你有沒有反的實力!”
“現在在司隸之地我們軍力最強,現在曹睿可不會做出逼迫父親之舉,他隻會與父親談條件,你的擔心多餘了!”
“接下來我們正好利用諸葛亮調兵之際,於外散布諸葛亮潼關援軍已到正在調兵準備一擊而拿下洛陽。”
“有了這個借口,父親就能明著帶領大軍以保護都城、保護陛下的名義向洛陽靠近,到時我們要什麼陛下就要給什麼!”
司馬懿眼色一狠對著兩人說道。
“司馬昭,你帶上胡遵將軍慢慢跟上諸葛亮西撤的大軍,記住隻遠遠跟隨不得近前交戰。”
司馬昭很是疑惑的說道。
“讓我與胡遵將軍帶兵前去,又不讓與諸葛亮交戰,那我們去追他做什麼,送行嗎?”
司馬懿臉色一變隨之說道。
“真打也行,你打的過諸葛亮嗎!”
看著一縮脖子的司馬昭,司馬懿沒好氣的說道。
“讓你去,是要讓你在諸葛亮大軍撤退之後第一時間接手孟津渡,那是連接河內與河北的重要水路,想要控製洛陽就要先拿下那裡!”
“是!”
司馬昭一拱手立時說道。
司馬懿看向司馬師說道。
“通知牛金領兵兩萬向虎牢關接近,現在虎牢關的守軍不多,讓他接手虎牢關的城防,隻要這兩處地方在我軍手中,那我們就控製住了洛陽一大半。”
“另外……!”
司馬懿看了一眼司馬師有些猶豫。
眼前的長子是司馬懿最心疼的兒子,無論心誌、謀略也都是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
他是真不想讓這個孩子去冒險!
司馬師好像看出了自己父親的為難。
隨之拱手說道。
“父親請放心,現在大魏的朝廷已不是曹真之時,他們不敢把兒子怎麼樣,隻要父親的十萬大軍在洛陽城外,就是曹睿也不敢動我,除非他想打爛他自己的江山。”
司馬懿這才慢慢說道。
“好,你代為父去一趟洛陽與我們的陛下好好談談,看他能否……!”
司馬懿說著在司馬師耳邊低聲交代著什麼。
司馬師點點頭。
“父親放心,為了司馬家我必能做到!”
司馬懿點點頭。
“好,明日一早拔營兵進洛陽郊外!”
“是!”
洛陽以西,正在撤軍的鄧芝接到後方魏延軍報,急急跑向諸葛亮。
“丞相、丞相,司馬懿大軍動了!”
諸葛亮說道。
“難道我猜錯了,司馬懿真是衝我漢軍而來?”
鄧芝說道。
“不是,丞相所猜沒錯,司馬懿引著主力兵馬向洛陽方向而去,隻有其一部兵馬遠遠跟在我大軍的後麵,隻是我們撤出一地他們就接手一地,不曾與我軍發生衝突!”
“魏延請示,要不要打!”
這時諸葛亮沒有回答鄧芝,反而是轉身看向一旁剛從洛陽北麵帶兵撤回的鄧艾問道。
“士載,對於司馬懿此舉你怎麼看?”
在潼關之戰時,諸葛亮為了打破曹真步步為營的圍牢戰術。
一方麵讓讓劉禪率領的騎兵於關中按兵不動,等待進攻佳時機,另一方麵就是派出鄧艾所部的藤甲三營和最擅長翻山越嶺的無當飛軍讓鄧艾帶領沿著邙山餘脈提前探知的路線秘密向洛陽運動。
而鄧艾也沒有辜負諸葛亮的期待。
他帶兀突骨從桃林高地出,隻留下少量兵馬和幾處空營,悄悄騙過了曹爽所部的監視部隊,成功進入大山。
在山中行進十多日後成功摸到了洛陽遠郊之地,突然向洛陽發動進攻,其聲勢之大打了洛陽外城守兵一個措手不及。
本來隻想打亂魏軍部署,逼迫曹睿、曹真兵馬回援的鄧艾索幸率軍攻下外城,而後急攻內城想控製百官家眷和皇族親信。
正在弘農、函穀關一線督戰的曹睿在得知漢軍襲擊了洛陽再也坐不住隻能帶著親衛虎賁回援洛陽。
並派人向曹真示警,讓其回防。
鄧艾手中兵馬本就不多,在曹睿到達之後隻能帶著手下兵馬撤出洛陽城,退入邙山之中。
一邊打遊擊一邊等著諸葛亮大軍到來。
直到諸葛亮兵馬反攻到洛陽城下,鄧艾才帶人與諸葛亮主力會合。
喜歡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請大家收藏:()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