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憤怒的孫權,闞澤隻能慢慢勸說。
“吳王請息怒!”
“息怒,吃了如此大虧諸葛亮連個說法都不給,你讓我如何息怒!”
“德潤你也是,諸葛亮一句不知情你也信,還與他約定半年之期讓其查證此事,這事除了他能做,還有誰敢!”
“你怎麼比當年的魯子敬還實在!”
“當年他劉備、諸葛亮還是借荊州,現在倒好直接開搶了,好啊欺寡人手下無人乎!”
“來人,我要起大軍進攻襄陽!”
“吳王不可!”
闞澤一把攔住孫權,這時一個親兵校尉走入帳內。
“大王請吩咐!”
孫權正要說話,可看到闞澤死死拉住他的衣袖,隨之又把衝到嘴邊的話給止住。
“沒事了,你下去吧!”
看到人出去。
孫權這才一揮衣袖說道。
“你為何答應給諸葛亮六月之期查明此事,我不信你看不出這是諸葛亮的緩兵之計。”
“說吧,你有什麼想法?”
闞澤說道。
“此次去關中,臣是在潼關見到的諸葛亮。”
“他們的軍隊剛剛從洛陽一線撤回,現在不光潼關在諸葛亮之手,就連東麵弘農、函穀關、陝縣也都被漢軍所控製,這次魏國都城洛陽要時時落於漢軍兵鋒之下!”
孫權說道。
“諸葛亮能打贏這一仗也是僥幸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不是僥幸!”
“吳王,曹真戰敗、漢軍取勝絕不是以僥幸得之,這其中臣看到了漢軍已不是幾年之前的漢軍。”
“這次入諸葛亮大營,臣看到了許多漢軍傷兵。”
“這其中發現兩個關鍵所在。”
“其一,漢軍兵馬此次雖打贏魏軍可自身也是傷亡慘重,也算達到吳王之前設想的兩敗俱傷。”
“其二,漢軍那一營的傷兵之中,臣發現他們都受到了很好的救治,而且其中那些斷手斷腳的傷員看人的眼神仍帶有冷冷戰意,沒有一絲自願自艾之意,這說明漢軍雖然損失慘重可軍隊戰心仍然強悍!”
“而且對方大多傷兵很是安心,沒有一點對將來如何生計的迷茫,這說明什麼?”
孫權說道。
“這能說明什麼,這些隻不過是諸葛亮為了讓你看到漢軍軍威,故意安排的障眼法!”
“非也!”
“臣也是久在軍旅之人,士兵的舉動可以騙人,可那種甘願赴死的眼神騙不了人。”
“以現在的情況,凡是受傷無法再上戰場之人,隻有那麼幾個下場。”
“如我吳軍之中各家的私兵被收到各家主的莊園之內,為安撫人心,短時間還能有口飯食,這算好的。”
“而更多的則是給些錢糧讓其以後自生自滅。”
“更有慘者,在受傷之後被直接扔到路邊自己等死,連家人也再也見不到,這就是普通兵士的下場。”
“那種兵士自己不知何去何從,不知何時生死的恐懼,讓人看上一眼就忘不掉。”
“而在漢軍之中臣沒有看到這種眼神,換之上是其仍想拚命的冷冷戰意!”
“這一點讓臣很為我王擔心!”
孫權也聽出其中關鍵,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