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知道孫權在找回麵子。
被一群從潼關撤回來的敗兵給打敗,是有些太沒麵子。
可王朗的目地不在於此。
於是把話引入自己的最終目的,說道。
“吳王,這不是關鍵。”
“現在我們魏軍強些也好,你們吳軍強些也好!”
“可我們上麵還有一支更強的利劍懸於我們雙方頭頂!”
“現在諸葛亮的勢力已遠遠不是數年之前隻擁有一州之地之時。”
“諸葛亮在幾年之內,先後引軍攻戰了隴右、關中、涼州,之後又快速奪取了西域、河套之地。”
“潼關一戰我軍本想以優勢兵力一戰而奪回關中,可讓所有人都沒想到,我們失敗了。”
“幾十萬魏軍損失慘重,大將軍曹真也戰死於陣前。”
“而最可怕的是漢軍,他們在剛剛奪下函穀關後就能分兵讓那劉金兵出武關、占析縣、控宛城、下新野,而後又從你吳大都督手下奪取了襄樊之地。”
“至此荊北三郡全姓了諸葛。”
看著孫權眼色又開始不善。
王朗馬上說道。
“隻此二點,我想吳王也能看出漢軍的戰力已遠遠不是夷陵之時可比!”
“如果我們兩方在這樣打下下去,那就隻會讓諸葛亮漁翁得利。”
“現在還有我大魏在前麵為你吳國頂著,我們了承受漢軍的主要攻擊。”
“可隻要等我大魏一完,諸葛亮統一北方,那他下一個要對付的還能是誰。”
“我不說吳王也知道!”
“到時就算吳王想要以一己之力對抗諸葛亮、劉金!”
“可你手中還有第二個周郎嗎?”
“現在吳王的對手已不是我大魏,而那諸葛孔明!”
“言儘於此,我們也無需在此相互試探而圖耗時間。”
“現在我大魏陛下想與吳王結成盟約,合肥以南的土地全歸你吳國所有,隻是在距合肥之地百裡之內吳王不能駐兵。”
“而後雙方共同對抗漢之諸葛亮。”
“這才是我們雙方能保住各自地盤的關鍵所在。”
孫權說道。
“我要合肥,隻要你們讓出合肥退兵壽春,本王願出兵二十萬以出荊州進攻諸葛亮在荊州的兵馬,為魏帝的豫州、洛陽減輕軍事壓力。”
王朗氣的大怒。
“合肥、合肥、合肥!”
“吳王你就知道合肥,這諸葛亮已經在發展內政,用不了兩年他就能以雷霆之勢向我雙方進攻,都什麼時候你還想著合肥。”
“合肥之地是我大魏的底線,我們不可能讓出。”
“要是吳王非要進攻,那在下此行也就隻能以失敗而告終。”
孫權說道。
“我四征合肥,於此城之下損失兵馬何止十萬,如要奪取不來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隻要你方讓出合肥,本王就同意與你們結盟,而且我還可以給你們一些錢糧以助你們壯大軍力。”
對於孫權的說辭。
王朗是一點不相信。
這合肥城要塞是北上南下的必經之路,咽候要道。
控製在誰手中,誰就有先發製人的主動權。
魏軍得合肥可隨時南下奪取肥西、舒城,威脅廬江郡,甚至是孫權的王都建業。
這也是孫權非要奪下合肥的原因。
剛說的什麼麵子不麵子都是騙人的,國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而他孫權要是奪了合肥,相反。
也就打通了江淮之地的通道,他的吳軍能隨時北上進攻中原。
“吳王,在下是帶著誠意來的,廬江郡我們雙方你爭我奪那麼多年也說不清楚到底歸誰所有,這個我就不再敘述。”
“可這肥西、舒城自從先帝以來就屬我大魏所有。”
“現在我家陛下為了我們雙方的生死存亡,已決定讓出肥西、舒城等地,不再與吳王計較此幾城地盤。”
“這已是我家陛下胸懷寬廣顧全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