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說道。
“陛下是想利用張家在吳地的影響力而達到自己長久通商的目地?”
劉禪點點頭。
“不止如此。”
“現在魏吳合力,兩家帝王鐵了心要斷我大漢商路,斷朕與相父的大動脈。”
“現在兩個君主之間達成共識,我們無法攻破其聯盟。”
“隻能從他們下麵的大臣下手。”
“這些個吳地世家之中很多都控製著多處商賈產業,也是家中錢糧的主要來源。”
“他孫權不賣我們絲綢、茶葉,那朕就將這鏡子售去他吳地以換取錢糧、絲綢。”
這時馬承說道。
“陛下,這張家雖然在吳國朝廷之上很有地位,可其要想將東西運回吳地,要經過層層關卡。”
“隻憑張休能行嗎?”
劉禪抬眼看向將軍府大門之外。
“我敢說,這次的合作,其他幾大家都有參與,最起碼荊州軍陸家人必在其內。”
“要不然張休不敢如此痛快的答應我們。”
“走著瞧吧!”
“孫權越是想要削弱本地世家的力量,朕就越不能讓其如意。”
“這次才是個開始,從今以後我要再給孫權加把火,讓他將主要精力放在整訓內部政事上,這兩年少跟著曹睿給相父添亂。”
劉禪回頭看向李儒。
“軍師,這段時間在襄陽怎麼樣,住的還習慣嗎?”
“有軍餉拿,有府邸住,有人照顧,事情還不多,很好!”
劉禪一笑。
“我給你留了一麵上好的玉明鏡,全身特大號的那種,已放進你書房。”
“多謝陛下,那這次老臣的好處費就不要了。”
“哈哈哈哈,要給,一定要給!”
“鏡子你收下,好處費照給!”
“陛下真是有高祖之風,說話讓人聽著心裡敞亮,老臣多謝!”
劉禪說道。
“先彆急著謝,這接下來一段時間向將軍主抓襄陽、荊山防務,精力有限。”
“這與東吳的生意是我軍近期的重要收入來源。”
“你還要多多照看才是。”
“明白,老臣必將儘力。”
這時趙廣說道。
“陛下,您為何非找什麼代理人,我們自己將這些鏡子運到吳地售賣豈不賺的更多。”
劉禪說道。
“那樣賺的多是多,可雙方處在戰時,一旦讓對方軍隊或是有勢力之人發現,直接將我們連人帶貨一起收沒,那時可就麻煩了。”
“這鏡子的生意是長久生意,朕在吳魏之中各找一個代理人來發展我們的商業。”
“這次我們所生產的鏡子再不能學水晶杯那樣做一次性買賣。”
“要以穩定的供貨量、穩定的價格行可持續經商的方法。”
“以求有長久穩定的收入。”
馬承問道。
“吳國我們找了張家、陸家,那魏地我們找誰?”
劉禪長歎一聲。
“你們啊,打仗行!”
“可要論起經商來你們可就是有些外行,比我那二弟可差遠了,我那個二弟可是把經商好手。”
“想當年我二人在洛陽之時。”
“百花樓頂層,向那些富家子弟出售水晶杯,那時我們配合才叫一個默契!”
“上千金一支水晶,一下就給相父爭來了幾年軍費!”
“何其壯哉!”
“二弟啊、大哥想你啊!”
馬承有些尷尬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