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中常侍說道。
“陛下,司馬懿竟然敢明著攻打許昌,那可是我大魏武帝起家的根本所在,也是我大魏的龍興之地啊!”
“我們接下來要怎麼辦?”
“是不是要安撫司馬懿,讓他退兵!”
曹睿冷笑一聲,
“彆傻了,司馬懿敢走出這一步,他就再也不會接受什麼安撫。”
“現在唯有以硬碰硬,讓張合死守許昌,以抗住司馬懿的進攻!”
中常侍說道。
“陛下,可我們手中沒有多少兵馬能去對抗司馬懿啊。”
“時間一久隻憑張合手下的兩萬多人能守多久,還要請援兵才行!”
聽到援兵二字,曹睿卻是苦笑起來。
“張合兩萬多兵馬守許昌,夏侯霸一萬兵馬守中牟、陳泰一萬兵守在睢陽,毋丘儉帶著一萬五千人守在虎牢關。’
“張虎、王淩、文欽手下兩萬多兵馬守在合肥無法調動,樂綝帶著一萬兵守在九江。”
“其他各城都是一些郡兵青壯。”
“曹爽的緝私軍也就五六千人還都不是什麼精銳!”
“查司馬懿的經商之路還行,真要打仗這五支人馬沒太大用處。”
“這就是朕在中原的所有兵力。”
“這些人一大半都無法調動。”
“要不然孫權的吳軍很可能就會撲上來,這個險我們再也冒不起。”
“而夏侯霸的中牟離許昌最近。”
“可一萬多雜軍麵對司馬懿的十幾萬大軍他能做什麼,去了也是羊入虎口。”
“隻有張合手下兩萬多人可堪一戰!”
“那當如何是好!”
曹睿說道。
“彆慌、彆慌,讓朕好好想想!”
“總會有辦法!”
在過了足足半個時辰之後,曹睿像是突然下定什麼決心。
“你記一下!”
“傳朕、大魏皇帝詔令。”
“從即日起停掉司馬懿征東大將軍一切印信使用,撤去其豫州牧、征東大將軍等所有官職,收歸他所有軍政之權。”
“定司馬懿為我大魏反賊,其手下死心追隨之兵馬為叛軍!”
“凡我大魏君臣所見此人,人人皆誅之!”
“另、再傳朕詔令!”
“大河以南,兗、徐、揚還青州的大河以南之地,詔令所有刺史、太守、留守將軍,暫授其征兵之權,以上所有人都可自行募兵保境安民、以抗司馬懿叛軍!”
“陛下!”
中常侍大驚。
“陛下,地方刺史、太守一旦獲得募兵之權!”
“即便成功擊敗司馬懿,屆時欲再收回此權,恐怕亦是難上加難。”
“您難道不知,黃巾之亂時,大將軍何進正是因授予地方募兵之權,才引發了天下大亂、諸侯紛爭的局麵!”
“陛下三思!”
曹睿的雙手緊握,仿佛在竭力抑製內心深處的情感波動。
“曹真說的對,是朕錯了!”
“此舉實屬無奈,畢竟眾多手握兵權之人掌控局勢,總勝過中原大地儘歸司馬懿一家獨掌要好!”
“其他刺史、太守如能頂住司馬懿的進攻,那中原之地就還是我大魏所有。”
“可要司馬懿獨占四州,那中原就再也不姓曹!”
曹睿說著看向中常侍。
“放心,隻是大河以南幾州施行此事,大河以北兵權還在朝廷手中。”
“我們仍有翻身之機!”
說著曹睿提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