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晉陽留守將軍曹泰說道。
“這不太可能!”
“刺史可能有所不知。”
“要是零星漢軍過河襲擾,不可能向我並州腹地衝入如此之遠。”
“離石要塞的守軍更不可能讓對方斥候騎兵越過離石、而沒有任何反應!”
“這不正常!”
“將軍的意思是?”
曹泰看了一眼鐘演。
“末將意思是、出現在離石的是漢軍主力!”
鐘演大驚。
“諸葛亮這是要引軍奪我並州。”
“自潼關之戰後他的漢軍連戰連捷,先一路奪下弘農、函穀關、陝縣、澠池等地。”
“而後後又奪下南陽襄樊等荊北三郡。”
“其兵鋒已直指洛陽、豫州,然而為何突然放棄進攻,轉而奪取我之並州!”
曹泰說道。
“誰知道呢?”
“上次我們似乎也都以為他會全力進攻洛陽。”
“然而他的兵馬卻在洛陽城外虛設空營,持續一個月之久,而實際上,漢軍的大部分兵力早已暗中調往宛城和襄陽發起攻擊,奪下荊州三郡之地。”
“聽聞連東吳陸遜也敗於諸葛亮高徒劉金之手。”
“這次他突然出現在並州,說實話,我即意外也不意外!”
鐘演說道。
“那真如將軍所說諸葛亮大軍壓境我們當如何迎敵!”
“我麾下整個並州兵馬合計亦不足十萬之眾,且分散駐守於雲中、定襄、五原、安邑、解良等各城。”
“晉陽的兵馬僅有不足兩萬的兵力。”
“如何禦敵。”
曹泰說道。
“當前唯有兩麵齊下。”
“一方麵加固晉陽城的防禦,另一方麵火速向鄴城請求援兵!”
“並州與冀州毗鄰,一旦諸葛亮攻克並州,漢軍即可占據高地,居高臨下、威脅冀州!”
“陛下絕不會置之不理。”
“可是!”
鐘演猶豫的說道。
“如今鄴城也是兵力匱乏,陛下即便有意救援,恐怕也力不從心!”
“顯然,不能僅被動等待援兵。必要時,可調遣北方五原、雲中的一部分兵力,以增強晉陽城的防禦力量。”
曹泰說道。
“不可,鮮卑對我並州之地早已垂涎三尺。近年來,趁我漢人內部紛爭之際,他們頻繁在五原、雲中、代郡等地襲擾試探。”
“先前陛下與大將軍為應對潼關之戰,已下令從五原等地征調過一次兵馬。”
“如今北方數城兵馬合並一處,也僅剩兩萬餘邊塞軍,且多數為步兵,兵力本就不足。”
“近年以來,全賴太守田豫與鮮卑巧妙周旋,方才未釀成大禍。”
“然而,近年來鮮卑王軻比能統一鮮卑各部落之後,鮮卑越發顯的強大,其麾下精兵控弦之士已達十萬之眾。”
“近年頻繁侵擾我邊境城鎮,情形愈發嚴重!”
“此刻若將北方兵力南調,不僅無法救援晉陽。”
“一旦被軻比能察覺,他必定會率軍趁機南下劫掠。屆時鮮卑叩邊,局勢將愈發難以控製。”
“從北方調兵不可行,鄴城何時能派來援兵、亦未可知。”
“而晉陽又兵力單薄,這當如何抵禦諸葛亮大軍?”
曹泰說道。
“原本以為諸葛亮的主要關注點在中原地區,未曾料到他竟能率軍攻取並州。”
“這本就是想趁我並州空虛之際奪取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