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充隨之後退一步。
看著眼前已倒地的校尉。
那人的鮮血濺灑在他的鐵甲之上,他的內心充滿了震驚。
他以為仗打到現在,他出麵勸降此人是水到渠成之事,可對方卻給了他這樣一個回答。
夏侯充心中無限失落的看著郭奕說道。
“軍師,這人寧死也不願降,難道就真如他說的那樣,在我軍治下沒有公理可言?”
郭奕說道。
“此人所經之事讓人心歎,可也隻是個彆。”
“隻是!”
郭奕看了夏侯充一眼說道。
“我聽說漢軍對陣亡和負傷將士的撫恤待遇確實遠超我大魏,或許是諸葛亮的這一政策使得漢軍將士能夠毫無後顧之憂地在前線拚儘全力。”
“可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如漢軍那樣善待我們自己的將士。”
郭奕歎了口氣,看著遠處已經西下的太陽說道。
“我大魏的國情不同,我們的負擔要比漢軍大的多,各方要協調之事太過繁瑣,陛下也是無奈!”
隨之郭奕收回目光說道。
“將軍,現在我們沒有時間在此多愁善感,現在必須馬上撤兵退守平陽。”
夏侯充一愣。
“我們剛剛取得大捷,斬殺漢軍一部,如此大震軍心之時不是應該在此領兵迎戰漢軍嗎,軍師為何要讓我撤軍?”
郭奕苦笑說道。
“將軍,我們動用一萬餘步軍和你麾下近千餘騎兵,在損失近兩千人的情況之下才滅掉對方六百餘騎。”
“將軍您覺著這算大勝嗎!”
“現在不南撤,一旦等到對方騎兵主力上來我們再想走可就難了。”
“現在有此軍功在身你也算對朝廷有個交代。”
“我們不能為了北上而折掉這三軍河東將士!”
夏侯充乃在猶豫。
“擂鼓升帳,招校尉以上軍將前來議事,我要聽聽眾將意見。”
少時眾將齊聚夏侯充大帳之內。
“現在我軍剛剛滅掉漢軍一部,接下來是北上還是南下,或是於介休迎戰漢軍,諸位有何想法。”
此時眾人都沉浸在打敗漢軍的興奮之中。
聽到夏侯充所說,那人第一個跳出來。
“自然是選擇北上了。”
“將軍,這漢軍其實並無特彆之處,僅是依仗其騎兵數量優勢,才得以在每場戰鬥中搶占先機。”
“今日我們隻是稍做準備,不也是讓他們先頭部隊全軍覆沒嗎。”
“我看漢軍也沒什麼了不起!”
此話一出下麵眾將紛紛跟著叫囂起來。
“沒錯,漢軍也沒什麼大不了,之前我大魏軍隊也就是吃了他們突然襲擊的虧。”
“現在就應先行一步前去滅掉他們。”
而這時一個校尉卻是說道。
“未必儘然有如此容易吧,這次要不是軍師提前布局想拿下這支騎兵也很難做到。”
“即便如此,我們仍折損了一千餘名弟兄,另有數百人受傷。”
“如今我們北上,必將遭遇漢軍騎兵主力。屆時,各位有多少把握能夠將其擊敗?”
此人話一出剛還有些興奮的幾個將領瞬間啞火!
一時間大帳之內安靜下來。
那校尉對著夏侯充一拱手說道。
“將軍,我們這次行動已經驚動漢軍,現在漢軍主力騎兵必定正在南下而來,再不走恐怕就來不及了。”
這時郭奕說道。
“將軍,介休一座小城難承漢軍攻擊,南回平陽,以平陽為支點,北可威脅漢軍側翼,使其不能全力進攻晉陽,退可保河東不失。”
“將軍,切勿再猶豫!漢軍騎兵行動迅猛,若不及時撤退,恐怕將為時已晚。”
夏侯充說道。
“我已派出兵馬去燒掉沿河船隻。”
“料那漢軍一時半刻也難以迅速抵達,暫且退下吧,容我再深思熟慮一番,待明日再作周密籌劃。”
正在夏侯充猶豫之際。
一個親兵急急來報。
“將軍,前去燒船的騎兵回來了,隻是隻回來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