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叛軍大隊兵馬向著曹爽殺來。
這時的曹爽也恢複了一些理智。
看著對方向他衝來的大隊兵馬,再看看自己手下四散而逃的士卒。
大勢已去!
一個親衛再也顧不上主仆之禮。
上前一把架起曹爽就將其送上馬背。
“將軍有令,撤、向沛縣撤!”
曹爽就這樣在眾護衛的護送之下向著東麵逃去。
而司馬昭的叛軍卻並未對曹爽窮追不舍,他們此次最終目地就是奪取這筆財富,其他的,包括曹爽的死活對於司馬昭來說都不重要。
反而是司馬昭有些不想讓曹爽這樣死去。
在他看來,對付一愛財之人最好的方法不是殺了他,而是讓他活著卻奪走他所有財富,這才是對一個守財奴最好的報複。
司馬昭想著當初在洛陽之時。
這曹爽仗著自己父親是大將軍,平時沒少找司馬昭的麻煩。
而司馬昭父親當年處於劣勢,讓他無法正麵與曹真較勁,以至於曹爽更加肆無忌憚的欺負他。
因此往往,都讓司馬昭兒時有了童年陰影!
今日看著這一眼看不到頭的車隊和那滿車的軍資,司馬昭終於長長出了一口惡氣。
看著曹爽落荒而逃的方向。
司馬昭猛然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
“曹爽啊曹爽,你再爽啊,有本事你跑什麼!”
這時楊囂上前說道。
“二公子,此地地處譙縣與沛縣之間,我大軍的勢力還未延伸到此處,此處不可久留!”
這楊囂本就為司馬懿提拔的騎兵副將。
因上次帶兵隨司馬昭追擊張合,司馬昭托大瞎指揮騎兵作戰,以至讓張合逃回許昌,為了躲罪,司馬昭不惜將所有過錯都按在楊囂身上,本以為這樣就能脫罪!
可沒想到司馬昭心裡的那點計量一眼就被司馬懿看穿。
司馬懿不光沒有怪罪楊囂,還在眾將麵前演了一出揮淚斬兒子,讓眾將看到他治軍有方的一麵,讓所有將軍、校尉都看到跟著他司馬懿混有大好前途。
司馬懿當時就向眾人傳輸了一個,你們大家都看好,為了我的部將我連親兒子都可以殺。
這一手讓司馬懿在軍中的威信達到頂峰,連一些還在猶豫的將領也都心甘情願歸在其麾下為其效力!
這其中就有楊囂。
當時那種情況,楊囂以為自己死定了,司馬大將軍的嫡子誣陷他有罪,那他還能跑的掉嗎。
可就是這樣,人家司馬懿直接將事情查清,不光不怪罪於他還將他從一個校尉給升成了騎兵副將,成了豫州軍中妥妥的嫡係將領。
這讓楊囂看到跟著司馬懿走下去有著光明的前途!
自此以後也就對司馬家忠心耿耿!
此次進攻曹爽,截擊其車隊,楊囂可謂竭儘全力,將事情做得極為周密。
此時司馬昭聽到楊囂所勸,也馬上明白過來。
得意忘形所導致的嚴重後果,司馬昭深知其難以承受。
“楊副將所言極是。”
“大軍收攏車隊軍資,馬上撤回譙縣大營與我大兄會合!”
說著眾軍開始調轉車隊方向向著譙縣撤去。
而此時逃出來的曹爽卻也沒有撤向小沛。
他現在什麼也沒有了,手下兵馬也被打散,去了小沛也是受徐州刺史和太守的氣。
因為人家根本就不需要他這樣一個將軍來搶地盤。
現在中原幾地的太守、刺史可以說已經是處於半獨立之態,他們有了朝廷允許的征兵護境之權,可以說已是當地的土皇帝。
隻是大魏幾十年的權威還在,這才讓他們明麵上還是聽從朝廷詔令。
可很多時候也是看詔令內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