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承問道。
“將軍,那接下來我們怎麼辦?”
劉禪說道。
“依相父的意思,要想保住河北安定,就必須要控製雲中,關上進入並州的大門,而後東進聯合代郡、漁陽的田豫和右北平太守高柔!”
“這兩人久在邊關對北境的邊防和鮮卑、東胡人的情況最是了解。”
“隻有穩住這兩人,才能實現相父北境聯手防備鮮卑騎兵南進的方略!”
馬承說道。
“那我們下一步就是奪取代郡、漁陽嗎?”
“不!”
劉禪搖搖頭。
“相父說的是聯合,而不攻占和勸降,先回雲中再說。”
說著劉禪一打戰馬向著南麵雲中而去。
在回到雲中城後,薑維也帶著一隊騎兵撤回了城內。
薑維見到劉禪一拱手。
“陛下,我軍於雲中東麵劫殺了三支南下打穀草的鮮卑騎兵,滅敵七百餘騎,繳獲戰馬七百匹,救回雲中百姓一千六百餘人,現已護送至雲中城內安置。”
說著還向劉禪遞上一份竹簡。
劉禪接過看了一眼,對薑維問道。
“朕這邊的情況與你相似,也接連清剿了幾支鮮卑散騎兵!”
“今日從趙統、魏昌、關索、牽弘、牽嘉各隊出城清剿的騎兵來看這些所來鮮卑南下打劫的遊騎已不下兩千餘騎!”
“這次鮮卑在沒摸清情況之前也能老實一陣,不會再冒然派兵南下打穀草!”
“接下來我不想在雲中停留,我想馬上引兵東進,現在聽聽你與馬岱的意見!”
馬岱說道。
“陛下,我們此次的目地就是要接手邊防,以防丞相在河北與曹睿大戰之時鮮卑趁機南下占我城池!”
“現在雲中防衛已固,也是應東進代郡、漁陽。”
劉禪點點頭。
“伯瞻說的有理!”
隨之劉禪看向薑維。
“你的意思呢!”
薑維說道。
“現在雲中城由郝昭來防守,應無太大問題,可雲中之南的長城防線雁門關為我軍的重中之重。”
“雲中是我們防備鮮卑騎兵的前沿,而雁門就是雲中的後路支點。”
“雁門關應派一信的過的將領來守備,以應對雲中所碰到的不測,到時進可支援雲中守軍,退可保並州安定。”
“隻是此人不光要忠誠,還要對北方邊防事務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協調邊防各方力量!”
“這個人我一時沒有太合適的人選!”
劉禪想了一下說道。
“我倒想到一人!”
“讓牽嘉任雁門太守,以為郝昭之後援,牽嘉應該可以!”
薑維眼前一亮。
“牽招長子,嗯!”
“此人自從其父牽招被司馬懿所害之後從魏地被丞相派人接出,從那之後就被陛下招到身邊任軍職,這幾年一起跟隨陛下南征北討,做為一員戰將已是合適!”
“當年牽招就曾任職雁門太守一職。”
“牽家在雁門也素有聲望,這一點彆人比不了。”
“讓牽嘉接任雁門太守一職也無不可,可就是此人還過於年輕,缺少一些曆練!”
劉禪說道。
“那就從雁門太守開始曆練。”
“當年牽招於雁門任職其威望還有,其子接其位,很多雁門百姓心中還是認可的。”
“正好讓牽嘉借此機會獨擋一麵試試,至於經驗少一說,他前麵還有一個郝昭在雲中為其撐控北塞局麵,兩人隻要配合得當、就不會出大問題!”
定下了雲中、雁門守將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