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豫一咬牙說道。
“好,我聽兄長的,我這就與那劉金寫信,希望他看在還是劉玄德部下麵子上能與我們好好談談!”
“是要好好談談!”
正在田豫與鮮於輔說話之時。
一位身披甲胄、魁梧的身影從外麵步入室內。
田豫與鮮於輔同時起身。
“高太守,你不是在右北平嗎、為何此時來到代郡!”
隻見一個八尺大漢腰掛佩刀,身著邊塞軍統一軍甲之人大步走入代郡將軍府正廳。
引得田豫與鮮於輔起身相迎。
來者正是高柔,右北平太守。
此人如田豫一般,大半生駐守北方邊塞,論其在北境邊塞的深遠影響,毫不遜色於田豫。
此時隻見高柔風塵仆仆走到田豫身邊。
“國讓兄、鮮於老將軍!”
高柔拱手一行禮。
“我星夜兼程從右北平趕來,隻因聽聞漢軍已揮師北上,對北方邊塞采取行動。此事關乎我北境邊塞數萬將士的生死存亡,故而急切前來與兩位商議我們當如何辦!”
田豫與鮮於輔對視一眼,隨即都歎了口氣,坐了下來。
高柔看二人滿臉愁容連忙問道。
“怎麼,對方非要與我邊塞軍以死相拚嗎,諸葛亮不會如此做吧?”
田豫說道。
“我也正與鮮於將軍商量此事!”
“當前,漢軍騎兵在大將劉金率領下迅猛北進,現已成功奪占雲中郡。雲中守軍潰敗,曹楷亦遭俘獲!”
“對方未加勸說便直接對曹楷開戰,使得我們難以準確判斷當前漢軍對我邊塞軍的真實態度。”
高柔大驚!
“這怎麼可能?諸葛亮對駐守邊關的漢人部隊素來持寬容態度!”
“當初他征討西涼時,主要以勸降為策略;在進攻西域的過程中,即便是連班壽這樣的守邊將領,在未改旗易幟之前,也獲得了諸葛亮所率漢軍的大力支援,包括錢糧等方麵。”
“諸葛亮怎麼會一改常態對我北境邊塞軍進行剿殺!”
“這樣一來,豈不是讓鮮卑和休屠那些部落白撿便宜?”
“到時我們與漢軍拚個兩敗俱傷,北方邊防拱手讓於胡人,這是諸葛亮想看到的嗎?”
高柔搖著頭說道。
“我不相信諸葛亮的目光會如此短淺!”
鮮於輔也說道。
“所以,現在國讓正想修書一封來試探諸葛亮與劉金對我們到底是何態度。”
“隻要對方不趕儘殺絕,我邊防軍就會以大局為重!”
此話一出,高柔也看向田豫。
“國讓兄,你當年與劉備是同患難的兄弟,他起家之時你就跟著他,其交情隻在關、張之下!”
“我們這幾萬邊防兵馬可就指望你了?”
“曆經多年內戰,陛下持續不斷地抽調邊塞兵力南下,導致如今北境邊防兵力匱乏,我們實在無力再承受一次內戰的衝擊!”
“到時我邊軍一倒,漢軍也控製不住局麵,鮮卑的騎兵可是已經試探多次,大家還是以和為貴對雙方都有好處!”
田豫自知責任重大,隨之重重點頭,提筆而書!
其實高柔說的沒錯!